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4C0119)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小进王金林谢志娟李铁更多>>
-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管再内皮化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再狭窄仍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难题。本文从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与再狭窄的关系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内皮细胞生理性恢复,从而预防再狭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一综述。
- 王金林谭小进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狭窄内皮细胞再内皮化
- 几丁聚糖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几丁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几丁聚糖和雷帕霉素培养液培养内皮细胞48h,以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测c-Myc,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几丁聚糖质量浓度≥0.01 mg/ml的增加,内皮细胞数增多(P<0.05),同时Bax的表达降低。结论:几丁聚糖通过下调Bax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起到增殖的效果。
- 李铁谭小进
- 关键词:几丁聚糖内皮细胞凋亡
- 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再狭窄的发生规律及病理机制。方法:模拟临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u,PTCA)过程,造成大鼠颈动脉扩张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观测术后不同时相点内膜、中膜的增生以及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血管内皮修复情况。结果:新生内膜于术后28天增厚达高峰,增生的血管内膜细胞中以α-Atin染色细胞为主,提示血管内膜的增生大多来自中膜的平滑肌细胞。损伤动脉壁细胞增殖,中膜增厚在14时达到高峰与术后即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天中膜面积与术后第一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回缩管腔明显变窄。血管外弹力板周径和内弹力板周径在手术后当天有明显增加,与对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随后开始出现收缩性重构并在第14-28天达到高峰。手术后35天与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内膜剥脱后血管内膜第14天即可以见到部分再内皮化,28天血管内膜基本完全再内皮化。结论:损伤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的收缩性重构和内膜过度增生。
- 王金林谭小进谢志娟
- 关键词:再狭窄动脉成形术血管重构再内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