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840010)
- 作品数:5 被引量:70H指数:5
- 相关作者:童星王增文赵海林胡庄方刘雪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时间向度的劳动风险防范——以东莞工伤社会保险实践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现代工业劳动在自然层面容易发生劳动对象对劳动者产生物理或化学伤害的情况,即具有即时性特征的工伤风险。针对此问题,发达国家建立了工伤社会保险,通过对工伤的责任界定和利益安排,有效地解决了工伤风险问题。基于对东莞市工伤社会保险实践的调查发现,东莞市面对工人失业、工伤和养老等风险,通过时间向度的分析,着重发展工伤保险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东莞市对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这三项具有时间向度关联性的工作进行统筹,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运行效果很好。东莞的经验对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 严新明童星
- 关键词:工伤保险
- 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被引量:13
- 2010年
- 本文分析了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对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 刘雪胡庄方
-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柔性管理
- 农村低保标准及其配套政策研究被引量:28
- 2010年
- 在现行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低保线划定的结构和标准单一,没有考虑贫困家庭种类的差异性,高估了土地的保障功能,低保覆盖面较小且保障水平较低,低保标准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低保目标群体"规模的巨大变化。因此,财政不仅应当且有可能扩大农村低保支出的规模,充分利用并发挥民间资本和慈善组织的救助作用,而且应当将低保资源着重向中西部农村倾斜,将处于低保线上方附近的"边缘群体"纳入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和健全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
- 童星王增文
-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
- 淮安市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实证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以淮安市869例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淮安市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居住地、月收入和最担心的问题有显著影响。
- 赵海林
- 关键词: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乡土变迁的社会隐喻被引量:6
- 2010年
- 在中国农民的发展问题上,流动性是历史趋势,而不流动则是文化层面、政治层面的现实需要,这种悖论在社会心理上造就了中国农民的流动困境。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第一代农民工所遭遇的流动困境表现得不再明显,中国农民群体在乡土社会变迁过程出现了文化基因突变现象。农业、农村与农民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农耕生活的消逝,也许是时代前进的必然结局之一。在"后农耕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已将中国乡土社会变迁的后遗症带到城市发酵,这不但会消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现代发展理念,而且将社会公正等敏感问题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 徐莺
- 关键词:党委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