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GSY2009YB406)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仲稳山更多>>
相关机构: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理
  • 6篇心理健康
  • 6篇心理健康教育
  • 6篇教育
  • 5篇大学生
  • 3篇大学生心理
  • 3篇大学生心理健...
  • 3篇大学生心理健...
  • 3篇学生心理
  • 3篇学生心理健康
  • 3篇学生心理健康...
  • 3篇生心
  • 2篇贫困生
  • 2篇高校
  • 2篇高校贫困
  • 2篇高校贫困生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心理辅导

机构

  • 8篇泰州师范高等...

作者

  • 8篇仲稳山

传媒

  • 3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高教论坛
  • 1篇职业时空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发展与问题始终相伴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1年开始,逐渐完成了从民间推动前进向政府主导的转化,其理论研究与工作开展也都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在国际上可以堪比起步较早、理论和方法都较为成熟的欧美等国;另一方面,许多潜隐在认知、研究和操作三大领域中的问题,
仲稳山
关键词:精神卫生健康教育
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形成五个方面的发展优势,即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进入专业化的发展轨道、国际与国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民间性质的技术研修活动频繁和各种技术性工具的研制层出不穷。客观分析这些发展优势,有利于增强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信心,继续深入地拓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沿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仲稳山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文章指出高校贫困生群体是一个虚拟的学生群体,它是由许多具有共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特征的贫困生个体在研究者的想象中组织起来的统计群体,并具体分析了这一群体与非贫困生群体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仲稳山
关键词:贫困生群体心理特征
中国大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然而,时至今日,涉及国家、学校、社会与家庭不同层面的、可以操作与运行的本土化体系仍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在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师资队伍及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本土化研究,对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价值。
仲稳山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被引量:10
2011年
从理论上预先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在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对体系中各子系统影响的前提下,建立起比较理想的、基本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其理论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的原则和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效能的评估标准等六个方面,为各高校在现实环境中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仲稳山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必须建立从中央、省(直辖市)到高校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实行政府投资,分级管理,并围绕网站建设,培养出负责网络维护的信息技术队伍和负责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真正的网络心理咨询,实现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互补。
仲稳山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4
2010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只有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所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理真实,产生促进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的积极效果。
仲稳山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基于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高校贫困生具有自卑、自责、忧虑、过于敏感、过度严谨、倔强固执等负性人格特质。文章针对贫困生人格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从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原则出发,认为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应该遵循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匹配性原则、积极性原则、无损伤性原则、提高心理复原力原则、全程性的原则,并提出认知重建型、情绪管理型、性格养成型、人际沟通型四种团体心理辅导类型。
仲稳山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团体心理辅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