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J-20060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孟繁丽李亚峰金亚斌陈涛高可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膜污染
  • 2篇MBR
  • 1篇低PH值
  • 1篇低负荷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污泥
  • 1篇污泥负荷
  • 1篇污泥膨胀
  • 1篇膜生物
  • 1篇膜生物反应器
  • 1篇反应器
  • 1篇改良型
  • 1篇UCT

机构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2篇金亚斌
  • 2篇李亚峰
  • 2篇孟繁丽
  • 1篇高可
  • 1篇陈涛
  • 1篇王延峰

传媒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型UCT-MBR在低有机负荷时的试验
2008年
目的考察改良型UCT-MBR对有机物、氨氮、总磷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折线流膜生物反应器,在低有机负荷时运行60 d,考察其对有机物、氨氮、总磷处理效果.结果在低进水有机负荷的条件下,对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81%,96.47%,75.42%,且膜污染较轻.结论试验表明折线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运行稳定,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改良后的UCT工艺有效提高了生物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减轻了膜负荷,增加了膜的使用寿命.
李亚峰孟繁丽金亚斌王延峰
关键词:低负荷MBRUCT膜污染
MBR中低pH值与低有机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及其恢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低pH值、低有机负荷引起的丝状菌活性污泥膨胀对MBR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控制污泥膨胀,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试验以增加反应器内的碱度和污泥负荷来提供适应菌胶团生长的微生物环境为主,同时投加次氯酸钠杀菌剂和硫酸亚铁絮凝剂来辅助控制污泥膨胀.结果污泥膨胀期间,上清液CODcr平均去除率比未发生污泥膨胀时提高了6.31%;为保持恒定出水量,膜两侧压差在7 d内由10 kPa迅速增加到65 kPa.控制反应器内pH值7.2-8.0,BOD污泥负荷在0.292-0.323,调整十余天后,成功控制住了污泥膨胀.结论丝状菌比表面积大,在低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对基质的亲和能力比菌胶团强,污泥膨胀使膜污染急剧增加.创造有利于菌胶团生长的微生物环境可有效地恢复由丝状菌引起污泥膨胀.
李亚峰金亚斌陈涛孟繁丽高可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污泥膨胀污泥负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