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12102)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明黄成亮范贤明王文军马艳梅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IL-17
  • 1篇单胞菌
  • 1篇炎症
  • 1篇增殖
  • 1篇鼠肺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羟脯氨酸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纤维化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增殖
  • 1篇小鼠
  • 1篇抗体
  • 1篇假单胞菌
  • 1篇假单胞菌感染
  • 1篇肺部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王文军
  • 3篇范贤明
  • 3篇黄成亮
  • 3篇张明
  • 2篇马艳梅
  • 1篇李艳艳
  • 1篇于文清
  • 1篇范建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IL-17A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IL-17A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30只SPF级昆明白雌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滴入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造模后第3、9、24 h通过心脏采血处死小鼠,每次各5只。将小鼠的肺组织制做成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17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A的浓度。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变化,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逐渐加重,肺泡腔炎症细胞浸润逐渐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IL-17A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IL-17A的浓度在造模后3 h无明显差异,造模后9 h和24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中IL-17A与肺泡炎积分呈正相关(r=0.852,P=0.00)。结论:IL-17A可能通过炎症细胞的募集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炎症反应及早期对病原菌的清除过程。
于文清黄成亮范贤明范建王文军张明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
IL-17A促进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形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研究IL-17A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博来霉素(BLM)组,NS组大鼠气管内灌注NS,BLM组大鼠气管内灌注BLM,两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和第28天各处死一半动物。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检测肺组织IL-17A表达;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一部分行细胞数测定并进行分类分析,ELISA检测BALF中IL-17A的含量,另外一部分行分离、纯化得到肺泡巨噬细胞(AM),对其进行培养得到AM培养上清液(AMS),ELISA检测上清液IL-17A的含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AM IL-17A mRNA表达。结果与NS组相比,BLM第7天组肺泡炎较明显,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AM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第28天组肺泡炎减轻,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肺组织IL-17A表达明显增加(P<0.05),第28天较第7天的表达有所降低。与NS组比较,BLM组BALF中细胞总数第7天明显增高(P<0.05),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BLM组BALF中IL-17A含量第7天和第28天明显增高,但第28天时较第7天降低;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AM培养前12 h、前24 h,前48 h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BLM第7天组和第28天组各时间点AM IL-17A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IL-17A促进了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形成,进而参与了肺纤维化。
黄成亮李艳艳范贤明马艳梅张明王文军
关键词:肺纤维化炎症
IL-17A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羟脯氨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IL-17A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和博来霉素(bleomycin,BLM)组。NS组、BLM组大鼠分别于气管内灌注NS和BLM,并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天心脏采血处死,右肺行灌洗,并分离、纯化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将其培养24 h后分别取2组AM培养上清;左肺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将大鼠成纤维细胞(208F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抗体组(A组、B组、C组)培养,各组培养基分别为:NS组AM培养上清、BLM组AM培养上清、BLM组AM培养上清+不同质量浓度IL-17A抗体(0.5、1、2μg/L),分别于第24、48和72小时用CCK-8检测208F细胞增殖。208F细胞按上述方法分为5组培养24 h后,应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208F培养上清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BLM组大鼠肺部炎症明显高于NS组。208F细胞增殖结果显示:模型组和抗体组各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抗体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抗体A组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其他两抗体组(P<0.05),抗体B组和抗体C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208F细胞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各个抗体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抗体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抗体A组高于其他两抗体组(P<0.05),抗体B组和抗体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IL-17A抗体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AM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过度表达。
张明黄成亮王文军马艳梅范贤明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羟脯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