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106)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3
相关作者:成家杨高桂玲杨雪薇马炯刘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雨生红球藻
  • 3篇球藻
  • 3篇红球藻
  • 2篇微藻
  • 2篇温度
  • 2篇小球藻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去除
  • 1篇氮磷去除效果
  • 1篇异养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生物柴油
  • 1篇去除率
  • 1篇人工污水
  • 1篇自养
  • 1篇萃取
  • 1篇污水
  • 1篇虾青素
  • 1篇硝氮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深圳市深港产...

作者

  • 5篇成家杨
  • 3篇高桂玲
  • 3篇杨雪薇
  • 1篇周连宁
  • 1篇王波
  • 1篇崔岩
  • 1篇马炯
  • 1篇陈朋宇
  • 1篇戴欣
  • 1篇刘磊

传媒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氨氮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了不同氨氮(氯化铵)浓度(0.05~0.8 g/L)和生长温度(22、25、28℃)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胁迫温度(30、35、38℃)对虾青素积累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培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OD值、干重、叶绿素以及虾青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氮源的条件下,雨生红球藻更适宜在低氨氮浓度下生长,适宜的氨氮质量浓度是0.1 g/L,最适生长温度为22℃,以高温胁迫时,最佳胁迫温度为35℃。
高桂玲杨雪薇成家杨
关键词:氨氮温度雨生红球藻
雨生红球藻和虾青素的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介绍了虾青素的生产方法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对目前工业化采用的生产方法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对比总结,如从水产品的废弃物、雨生红球藻和红发夫酵母中提取,而雨生红球藻是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来源;介绍了虾青素的诸多生物活性及应用概况,如抗氧化、抗炎抗感染、抗肿瘤、抗疲劳、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等。随着对虾青素药理毒理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虾青素不仅用作珍贵水产动物养殖的饵料添加剂,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高级营养保健品等领域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机制、现状进行总结及展望,对进一步研究雨生红球藻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桂玲成家杨马炯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
不同溶剂萃取小球藻油脂结构及组分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化石能源枯竭,微藻生物柴油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对藻油的高效、高选择性萃取仍存在技术瓶颈。该文选择不同沸点、极性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有机溶剂萃取微藻藻油,并通过FTIR及GC-MS对微藻生物质结构及藻油组分差异进行明晰。结果表明:乙腈和正庚烷对藻油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22.10%和18.71%,且与温度正相关,但是溶剂的极性和油水分离系数对其萃取率无显著影响,主要取决于所萃取产物的组分及结构;对微藻生物质结构及藻油组分研究表明不同溶剂对烃类、醇类、酯类等不同物质的萃取有较强的选择性;二氯甲烷和丙酮对烃类的萃取率高,为72.74%和69.50%,正庚烷对酯类的萃取率较高,为80.46%,乙腈对胺类的萃取率较高,为58.52%,乙酸乙酯对醇类的萃取率较高,为24.65%。
戴欣杨雪薇崔岩王波周连宁成家杨
关键词:微藻生物柴油溶剂萃取
硝氮质量浓度和温度在不同培养模式下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探究了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硝氮质量浓度和生长温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自养胁迫阶段不同胁迫温度(30,35,38℃)对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在异养条件下的最高生物量(3.319 g/L)远高于自养条件下最高生物量(0.687 g/L),生物量提高了84%。自养条件下虾青素最高质量分数为2.264%,异养条件下虾青素最高质量分数为3.199%,比自养条件下虾青素最高质量分数提高41.29%。异养生长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此条件下最适碳源为乙酸钠质量浓度1.5 g/L,最适硝氮质量浓度浓度为0.5 g/L,最适生长温度为22℃,最佳胁迫温度为30℃。
高桂玲成家杨
关键词:自养异养硝氮温度雨生红球藻
3种微藻对人工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以分离自大沙河淡水水域的小球藻PKU AC201(Chlorella sp.PKU AC201)及分离自深圳湾海水水域的两株微藻小球藻PKU AC117(Chlorella sp.PKU AC117)和链带藻PKU AC128(Desmodesmus sp.PKU AC128)为材料,研究其对人工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培养7 d,淡水小球藻、海水小球藻和链带藻的OD680可分别达到1.4、1.2、0.5,生物量分别达到158.5、139.7、58.8 mg/L,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0%、80.2%、57.1%,对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7%、72.2%、55.1%;3种微藻对污水具有较好的耐性,通过同化吸收作用而非吸附作用可有效地去除人工污水中的氮磷,且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及对氮磷的吸收情况均优于链带藻。
刘磊杨雪薇陈朋宇成家杨
关键词:小球藻污水去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