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04B09-03)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葛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避难硐室
  • 3篇救生
  • 3篇救生舱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矿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条件
  • 1篇对流换热
  • 1篇性能分析
  • 1篇一体机
  • 1篇蒸发
  • 1篇制冰
  • 1篇制冷
  • 1篇气体
  • 1篇气体净化
  • 1篇强制对流换热
  • 1篇轻型
  • 1篇热负荷
  • 1篇热源

机构

  • 6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篇葛亮

传媒

  • 4篇矿业安全与环...
  • 3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8人型矿用救生舱储冰降温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在分析并计算救生舱主要热量来源的基础上,对8人型矿用救生舱储冰降温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储冰柜容积及外形、换热管道直径等的计算以及风机的选型;通过试验及计算得出救生舱舱体实际导热功率,最后进行真人降温试验验证。理论计算及试验表明,采用管道强制对流换热的储冰降温系统,能够满足救生舱舱内空气温度调节的使用要求。
刘鹏程
关键词:救生舱热源
煤矿地质条件对避难硐室降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在介绍煤矿避难硐室常用的几种降温方式及优缺点的基础上,就煤(岩)初始温度、煤层瓦斯涌出量、地表深度等对避难硐室降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煤矿避难硐室选择降温方式的一些基本原则,指出煤矿建设避难硐室时应根据自身矿井地质条件,结合各种避难硐室降温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使用与维护容易、环保、经济的降温方式。
张祖敬
关键词:避难硐室热负荷地质条件
紧急避险系统气体净化装置的研制及性能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目前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在超过额定时间后,防爆型蓄电池或压缩空气瓶耗尽而无法继续进行气体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脚踏式人力驱动机构的新型气体净化装置,该装置在双气动、电动风扇串接、并列安装的设计基础上,采用主净化驱动方式,能降低人体操作回转速度且省力。通过对脚踏式人力驱动、电动、气动方式独立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测试和对比分析,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即以氢氧化钙药层厚度100~125 mm为负载工况,排风量最大模式下,20 min的排风体积可达81.2~102.4 m3,能够达到容纳20人的紧急避险系统气体快速净化的设计目标。
伯志革
关键词:大传动比
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的研制被引量:3
2014年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环境控制需备用电源,而国家对新型电池在井下使用持审慎态度,鉴于紧急避险设施空气净化制冷的无电源要求,研制了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详细地描述了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主要技术参数,并在12人救生舱进行了净化能力和制冷能力试验,得出温度、湿度、CO2、CO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满足12人舱CO2及CO快速净化能力,制冷量满足12人的热负荷需要,适用于煤矿井下救生舱和避难硐室。
陈于金
关键词:一体机制冷救生舱
避难硐室储冰降温装置布局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分析比较了避难硐室常用降温方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在不考虑外部传热条件下避难硐室人均热负荷为140 W,并计算出了人体散热量与风速、人体辐射换热量与储冰柜远近的关系式。运用FLUENT软件仿真出了40人硐室内不同布局条件下的风速和温度分布云图,运用3因子2水平L4(23)正交试验方法得出了影响风速和温度分布的因子主次,为避难硐室储冰降温系统设计和布局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刘鹏程
关键词:避难硐室温度正交试验仿真综合评分法
避难硐室用涡流管制冰储冷装置的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分析比较了避难硐室常用制冷方式的优缺点。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对于涡流管制冷功率的影响因素中,供气温度及压力为主要因素,冷流率为次要因素;蒸发器采用二次环流螺旋紫铜管结构,传热功率为156.5 W。制冰试验结果表明:在供气流量10.8 L/s、压力0.6 MPa、冷流率0.6的条件下,在30 h内可使一定量的水凝结成冰,该结论为避难硐室制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刘鹏程
关键词:避难硐室涡流管正交试验制冰
避难硐室气体净化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避难硐室CO2、CO气体快速净化要求,理论分析计算了净化所需风量及空气净化装置数量。以50人避难硐室为试验平台,对CO2、CO进行了快速净化能力测试,并通过50人8 h真人试验测试,得出避难硐室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曲线及轻度劳动条件下单人代谢CO2和CO的速率。结果表明:3台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满足50人避难硐室CO2快速净化及CO2、CO实际真人净化要求。对于CO快速净化,还应增加空气净化装置数量,增大空气净化风量。
陈于金许凯
关键词:避难硐室气体净化CO2CO
矿用可移动式轻型救生舱舱体设计及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提出一种新型12人矿用可移动式轻型救生舱舱体结构。通过模拟分析方法检验其结构强度,并经优化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舱体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的抗冲击能力,改型后,与同一断面尺寸的救生舱结构型式相比,总质量减轻约50%,在满足了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葛亮
关键词:结构优化
多功能组合式紧急避险系统用气体净化装置的研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内压风系统遭到破坏、备用电源或备用压缩空气瓶耗尽时气体无法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气体净化处理装置,集气动、电动和人力3种驱动方式于一体。实现了药剂并、串联相结合的气体净化模式,并重点对脚踏机构进行优化,使其运转灵活,提高了人体操作的舒适性,可实现20 min内对20 m3的有效生存空间进行不低于5次的气体循环净化。
葛亮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