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623706)

作品数:99 被引量:834H指数:17
相关作者:张新明李慧中陈明安叶凌英贺永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1篇金属学及工艺
  • 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0篇合金
  • 42篇铝合金
  • 23篇显微组织
  • 19篇力学性能
  • 19篇力学性
  • 15篇2519铝合...
  • 13篇时效
  • 13篇晶粒
  • 12篇晶粒细化
  • 9篇预变形
  • 9篇2519A铝...
  • 8篇形核
  • 8篇AL
  • 8篇SC
  • 7篇再结晶
  • 7篇塑性
  • 6篇电解
  • 6篇粒子激发形核
  • 6篇合金组织
  • 6篇ZR

机构

  • 75篇中南大学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湖南涉外经济...
  • 2篇中国兵器科学...
  • 2篇西南铝业(集...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中国商用飞机...
  • 1篇湖南泰嘉新材...

作者

  • 57篇张新明
  • 19篇李慧中
  • 16篇陈明安
  • 15篇叶凌英
  • 13篇贺永东
  • 13篇梁霄鹏
  • 12篇夏长清
  • 12篇唐建国
  • 11篇聂祚仁
  • 8篇刘胜胆
  • 8篇戴晓元
  • 6篇刘瑛
  • 6篇李洲
  • 6篇郭菲菲
  • 5篇刘波
  • 5篇刘颖维
  • 4篇刘建才
  • 4篇游江海
  • 4篇王为
  • 4篇刘文辉

传媒

  • 24篇中国有色金属...
  • 13篇中南大学学报...
  • 9篇材料热处理学...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特种铸造及有...
  • 3篇轻金属
  • 3篇Journa...
  • 2篇矿冶工程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兵工学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焊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7篇2010
  • 21篇2009
  • 12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2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轧与拉伸复合预变形对2519A铝合金板材应力腐蚀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10-6s-1慢应变拉伸测试手段研究冷轧与拉伸复合预变形对2519A铝合金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的影响。冷轧7%后再垂直拉伸3%的合金板材抗拉强度和应力腐蚀指数分别为481MPa和0.0429,与冷轧4%后再平行拉伸3%以及冷轧7%后再平行拉伸3%的合金板材相比表现出了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冷轧7%后再垂直拉伸3%在合金板材中生成了密度更高且分布更均匀的位错组织,使时效后合金板材晶内析出相细小、密集,晶界析出相不连续,晶界无沉淀析出带且较窄。
张新明刘玲叶凌英刘军雷钊宋继超
关键词:应力腐蚀开裂预变形析出相
一种计算孔洞体积的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将孔洞看成一种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非常小的材料,在有限元计算中,通过输出该材料的体积来计算孔洞的体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很好地模拟孔洞的体积变化和材料的变形,避免了积分法的大量编程运算,又可以解决给定位移法中由于体积变化恒定,不能考虑晶体取向对孔洞长大影响的难题,而且在计算中能直接求解出单胞的有效力学性能,因而,该方法能较好地用于计算与分析含孔洞材料的孔洞体积和有效力学性能。
刘文辉张新明唐建国周卓平李芳芳
关键词:晶体塑性有限元法孔洞力学性能晶体取向
工业纯铝的热变形组织演化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工业纯铝高温压缩变形的组织演化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研究了纯铝在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的组织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10-2s-1,变形温度为220、300℃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稳态特征,材料发生了动态回复;当变形温度大于380℃时,材料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在变形温度为460℃时,应变速率为10-3~1s-1条件下变形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机制主要是连续动态再结晶,同时有少量表现为几何动态再结晶。
李慧中梁霄鹏陈健美刘楚明
关键词:工业纯铝热压缩变形动态再结晶
In在Al(001)表面偏析的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一种空位模型详细的描述了In在Al(001)表面的扩散偏析过程,利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这个偏析过程中每步构型的能量和In原子扩散的能量壁垒,并对可能的偏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n原子从Al(001)表面第二层扩散偏析至表面层时,系统的能量降低了0.64eV,最大的扩散迁移壁垒为0.34eV;而从表面更内层向表面第二层扩散时系统能量基本保持不变,扩散需要克服的能量壁垒为0.65eV,说明In原子在Al(001)表面只能由体内向表面扩散偏析.In在Al(001)的清洁表面具有强烈的偏析趋势,在热力学上是容易进行的.
刘建才张新明陈明安唐建国刘胜胆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表面偏析扩散AL合金
温度与保温时间对2519A铝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高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2519A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与保温时间下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保温10 min后进行拉伸,从室温至400℃,随着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从471 MPa下降至55.5 MPa,屈服强度从440.3 MPa降至50.3 MPa,延伸率由11.6%提高至21.3%。300℃时,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抗拉强度先由171.6 MPa下降至151.4 MPa,屈服强度由139.4 MPa降至130.5 MPa,1 h后基本上稳定不变。高温条件下,该合金力学性能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析出相的粗化与转变引起的。
张新明刘波刘瑛李慧中李惠杰
关键词:2519A铝合金高温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Al-Zn-Mg-Cu-Zr-Sc合金铸态Al_3(Sc,Zr)相形貌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Sc细化Al-Zn-Mg-Cu-Zr合金铸态组织的机制和一次Al3(Sc,Zr)粒子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从熔体中析出的Al3(Sc,Zr)一次粒子是α(Al)固溶体的有效形核剂,该粒子以亚稳的L12型Al3Zr为核心,形成富钪与富锆Al3(Sc,Zr)层相间排列的多层复合结构。在Al-9.0Zn-2.5Mg-2.5Cu-0.15Zr合金中添加0.20%~0.60%(质量分数)的钪,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大的树枝晶变为等轴晶,随着钪含量的增加,合金铸态组织得到进一步细化。
戴晓元夏长清龙春光寇莉莉
关键词:AL-ZN-MG-CU-ZR合金晶粒细化铸态显微组织
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2010年
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 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的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 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 nm和30 nm。经室温(20℃)水淬火的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的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的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的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李慧中梁霄鹏卫晓燕王海军刘洪挺郭菲菲
关键词:2519铝合金淬火介质显微组织晶间腐蚀
超塑预处理01420铝锂合金层状晶粒组织的形成机制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形变热处理法制备01420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研究时效第二相对位错分布和层状再结晶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第二相沿板材法向呈梯度分布,在表面层分布均匀且含量较大,而在中心层主要沿平行轧制方向分布且含量较小;第二组粒子的这种分布方式导致轧制过程中在其周围形成的高应变区域也呈梯度分布,这是导致层状再结晶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板材表面层为细小等轴的再结晶晶粒,平均粒径约为10μm;板材中心层再结晶晶粒呈长条状,平均尺寸约为30μm×12μm;各层约占板材总厚度的1/3。
叶凌英张新明刘颖维杜予晅罗智辉
关键词:晶粒细化形变热处理粒子激发形核
高速冲击下Al-5.9Cu合金的微观形变组织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Al-5.9Cu合金经过495 m/s穿甲燃烧弹侵彻后,弹坑底部呈现锯齿状,形成了两种形变带,一种与滑移带有相似的形貌,另一种与晶体的流态变形方向平行,弹坑侧壁形成剪切带以及撕裂性形变带。在809 m/s穿甲燃烧弹的冲击条件下,形成了螺旋状和涡流状的剪切带。两种冲击速度下,弹坑周围都形成了大量的微带。分析认为,在高速冲击压力下,产生了局部应力集中,位错的极化,中部位错的湮灭,以及形成了二次位错,最终形成微带组织。
杜元元苏学宽金头男聂祚仁
关键词:形变组织
淬火无析出区对Al-Zn-Mg-Cu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根据超高强铝合金淬火、时效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以及合金断裂行为与断口形貌分析,提出了一种Al-Zn-Mg-Cu合金产生延性断裂的物理模型。对平衡相、基体沉淀相、无析出微区的断裂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晶内同步变形条件下,平衡相粒子最先断裂;晶内沉淀区内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早于无析出区,沉淀区内初始孔洞扩展与聚合,导致沉淀区断裂,这是合金断裂的主要原因;无析出区最后断裂。引起淬火敏感性的平衡相粒子,不是造成合金断裂的直接原因,粒子周围的无析出微区起到了限制裂纹扩展和协调变形的作用,是合金形成延性拉伸断口的原因。
贺永东张新明游江海叶凌英刘文辉
关键词:铝合金淬火平衡相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