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KS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斌杨学兵钱双逢淦明南冷树青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财经学院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单位与世界历史视野
- 2012年
- 确定研究单位是科学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维科、黑格尔、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只是立足于民族国家或文化与宗教的历史研究,不可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马克思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所确立的立足点,即"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能够自行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围、逻辑框架、目标选择和理论任务的基本单位。对此,需要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去理解,更需要有世界历史的视野。
- 黄斌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单位
- 论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究竟是何种关系,是对立论、归结论还是交集论?对此需要准确评价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论断的实质和偏颇,界定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科学命题,顺应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轨制人道主义研究中的哲学转向,关键要坚持两点:一是"现实的人"的理论立足点,二是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
- 黄斌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唯物史观哲学转向
- 准确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基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批评与质疑的辨正被引量:2
- 2013年
- 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一般进程的概括,但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五种社会形态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对此,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给予准确把握。
- 黄斌
- 关键词:历史规律
-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创新发展
- 2010年
-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社会形态跳跃转型的内在逻辑,但关于落后国家跳跃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深化了对民族国家及其关系的认识,开拓了独立与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促进了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发展。
- 淦明南钱双逢冷树青
- 关键词:社会形态民族国家
-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及得失探析
- 2012年
- 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这一过渡因提前结束而存在着失误与遗憾,但从历史的大尺度与中国的发展来看,这一过渡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成功转型,它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历史合力中,理论罅漏、实践需要和苏联的榜样引导是三个重要的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失误与偏差启示我们:要立足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杨学兵黄斌
-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 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当代中国发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依据的事实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现实实践,它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同时,也为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即:回到"整体的马克思",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寻社会形态理论的宽广内涵,深化社会形态发展规律与活动规律的认识,进而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 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