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FX016)

作品数:11 被引量:186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平华王圣礼曹相见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侵权
  • 4篇连带
  • 4篇连带责任
  • 3篇民事
  • 2篇诉讼
  • 2篇民事侵权
  • 1篇实体法
  • 1篇术语翻译
  • 1篇体系化
  • 1篇普通共同诉讼
  • 1篇侵权补充责任
  • 1篇侵权责任
  • 1篇侵权责任法
  • 1篇侵权制度
  • 1篇权利
  • 1篇权利冲突
  • 1篇人格利益
  • 1篇人格权
  • 1篇追偿
  • 1篇追偿权

机构

  • 10篇烟台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张平华
  • 1篇曹相见
  • 1篇王圣礼

传媒

  • 2篇中国法学
  • 2篇法学论坛
  • 1篇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政法论丛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私法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揭开集合侵权的面纱——从术语翻译到制度建构的追问被引量:15
2013年
Mass tort应译为"集合侵权"。"大规模侵权"存在形式和实质上之不足,不能标识恰当的判断标准,无法揭示整体性侵害这一本质,也难以统摄两大基本类型。基于整体结构转型、构成技术和归责机制失灵等原因,集合侵权不能融入传统侵权法,属于侵权法上的"情势变更"。为应对集合侵权,实体法须采取拟制集合团体、醇化责任基础、损害赔偿模型化、缓和证明责任等措施;同时,应以集团诉讼为中心构建程序制度,并实现私人自治和国家强制的结合。我国初步具备了应对集合侵权的实体法基础;程序法上还亟待建立集团诉讼制度,改变行政主导应对程序的现状。
张平华
关键词:大规模侵权术语翻译实体法程序法
作为《侵权责任法》立法目的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被引量:6
2016年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之一。适应其要求,《侵权责任法》在强化保护弱者、关切社会秩序、责任集体化、责任综合化等方面发生了转型。该目的影响了侵权归责,贯穿于责任构成和效果之中。其适宜成为裁判的间接理由,可依之展开目的解释和利益衡量;也容易导致审判不独立、出现裁判错误、说理不充分。
张平华
关键词:法律转型
论连带责任的追偿权——以侵权连带责任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8
2015年
追偿权推动了统一连带责任的确立,完善了连带责任的类型。其理论基础为当然追偿模式,据此,追偿权与连带责任同时成立,但只有责任人履行了义务并导致共同免责,且超过自己份额才能生效;追偿权的效力范围可以超过原权利。在行使程序上,连带责任之诉为普通共同诉讼,判决应尽量划分责任份额;原则上,行使追偿权应另行起诉,但在符合特定要件时也可依申请执行。
张平华
关键词:追偿权连带责任普通共同诉讼
商事侵权与民事侵权的“形似神异”:以连带责任为中心被引量:17
2016年
商事侵权连带责任与民事侵权连带责任"形似神异"。商法对多数人侵权适用连带责任原则,而民法却坚持连带责任法定的原则。商事侵权连带责任虽然类型广泛却不至于被滥用,其主要控制因素是责任内容的强行效力和补充责任的优先适用。商事侵权连带责任具有独特的类型设计,其贯穿于商事主体的成立、存续、消灭之全过程;多发于违约和侵权交融之场合,可以借用违约责任的构成机理,满足对多环节交易的管控需求,化解契约法的"涉他"难题。旨在实现"风险内部化"的连带责任,解决了"已确定的责任应由谁连带承担"的问题,具有阶段性的意义;旨在实现"风险外部化"的连带责任回答了"为何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更具决定性。
张平华
关键词:民事责任
矫枉过正:美国侵权连带责任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被引量:5
2015年
美国侵权连带责任经历了适用范围从"极窄"到"扩张"再到"严格限缩乃至废止",利益平衡模式从"单向保护"到"具体权衡"的制度变迁。因果关系、比较过失、免责和解协议的效力等内部因素推动了内生性制度变迁,其基本任务是如何构建起合理的规范体系。宪法考量、公共政策、法律功能、诉讼程序等外部因素推动了外生性制度变迁,其基本任务是如何妥善发挥制度功能、避免滥用连带责任。矫枉过正的深层原因是要素和驱动机制的复杂性。我国法上的侵权连带责任未出现大幅度限缩乃至废止,是因为体系化抑制了激烈的内生性制度变迁,转型时期的政策要求趋向于完善连带责任规范体系。
张平华
关键词:矫枉过正
连带责任的弹性不足及其克服被引量:30
2015年
基于法律规范与公共政策的紧张关系,当代社会的连带责任存在弹性不足的缺陷,须依立法和司法予以克服。规范设计上应坚持连带责任法定原则,并有法定程度之差别:自然连带责任派生于事实的整体性,为宽松的法定化;建构性连带责任并未满足事实整体性的要求,基于特殊的公共政策而生,须予严格法定。即便无"连带"字样也可成立自然连带责任,但原则上非经明示不得成立建构性连带责任。建构性连带责任与自然连带责任可以构成责任竞合,不存在严格的适用顺序。依据自然连带责任可填补建构性连带责任的法律漏洞。法官不得依类推适用任意创设建构性连带责任新类型。违约连带责任、共同犯罪未必构成侵权连带责任。连带责任也不当然具备传递性。
张平华
关键词:连带责任
人格权的利益结构与人格权法定被引量:52
2013年
人格权具有立体式的利益结构,其内核是基于人格要素内在本质而生的固有利益,外围则是超越内在本质的衍生利益,即信赖利益、公共利益、载体利益、牵连利益等。立体式的利益结构易使人格权边界模糊,在法律解释和人格权法定两项基本应对路径中,后者更具基础意义。依照固有利益的本质属性,为实现人格权的具体化,人格权应坚持类型强制。人格权类型固定有利于明确衍生利益的范围,提高责任法的操作性。人格权法定并不是绝对的,类型强制具有非封闭性,类型固定的基本手段是例示主义。
张平华
关键词:人格权人格利益权利冲突
我国商事侵权制度的现状与未来——以连带责任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次一、商事侵权的概念辨析二、商事侵权的类型分析三、我国商事侵权制度的立法前瞻与民事侵权相对应,国内外学界近来兴起一股商事侵权(责任)的潮流。[1]但商事侵权是否具有独立意义,其如何与民事侵权相区分?在民法典采民商合一立法体例的背景下,无论是之于立法论还是解释论,这一问题均不可不察。而在商事侵权中,连带责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曹相见
关键词:民事侵权民商合一立法体例连带责任立法论
侵权连带责任的现实类型被引量:17
2012年
侵权连带责任可分为"一般类型"和"特殊类型"。《侵权责任法》上的一般侵权连带责任以共同侵权为中心,而特殊侵权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则变动不羁。全面考察侵权连带责任的现实类型,可以发现:一般侵权连带责任不限于共同侵权,还可基于合同或"侵害行为直接结合"而生;特殊侵权连带责任是政策衡量的产物,可广泛适用于控制危险致害、提供场所者责任、惩治挂靠经营、提升信用者责任以及独立责任之衡平等场合。
张平华
侵权补充责任的独立地位及其体系化被引量:19
2015年
除俄罗斯法外,比较法上侵权补充责任并未获得独立地位。只有在体系化中侵权补充责任才能获得独立地位,而其关键是:在理清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多数人侵权责任体系。在参照一般补充责任设立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形成民法上完备的补充责任体系。侵权补充责任具备拾遗补漏的赔偿功能,其规范兼容应然与实然,具有严格法属性。未来立法应当承认补充责任人之先诉抗辩权和追偿权,并限缩其责任范围。
张平华王圣礼
关键词:侵权补充责任体系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