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668)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智睿赵越赖维朱珂尹颂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头孢
  • 1篇头孢曲松
  • 1篇球菌
  • 1篇淋球菌
  • 1篇淋球菌耐药
  • 1篇耐药
  • 1篇耐药现象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刘敏
  • 1篇叶张章
  • 1篇李美荣
  • 1篇龚子鉴
  • 1篇刘晨
  • 1篇陈荣章
  • 1篇尹颂超
  • 1篇朱珂
  • 1篇赖维
  • 1篇赵越
  • 1篇陈智睿

传媒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诱导淋球菌耐药及交叉/多重耐药现象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体外次抑菌浓度法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探讨其交叉耐药与多重耐药现象,为淋球菌耐头孢曲松机制的研究提供菌株和初步的理论基础。方法:将对头孢曲松敏感的标准株WHOA、WHOC、WHOD、WHOE及临床株ZSSY016以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法连续传代培养,定期监测生物学特性,分析诱导前后菌株RAPD图谱的改变结果,并以琼脂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及诱导过程中菌株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诱导后菌株对头孢曲松的M IC值提高了4~256倍,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M IC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大观霉素的耐药性变化未发生显著改变。结论:体外次抑菌浓度法可诱导耐头孢曲松淋球菌,诱导易感性存在菌株间的个体差异,耐头孢曲松机制与交叉耐药/多重耐药机制存在多样性。淋病治疗应合理足量应用抗生素,以防止体内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刘敏龚子鉴叶张章赵越朱珂刘晨陈荣章李美荣尹颂超陈智睿赖维
关键词:淋球菌头孢曲松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