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9042)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志华黄志平林秀敏郑卫峰贾谊明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绝热技术制备纠缠态的研究
- 2011年
- 利用绝热技术提出制备W态和两原子高维纠缠态方案.在这些方案中,量子信息都存储在原子的基态上,且系统仅在暗态空间中演化,原子在激发态上无布居,这使得原子的自发辐射效应大大受到抑制.另外,绝热技术确保这些方案对实验参数的涨落具有强的鲁棒性.其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既有效节省了资源,同时更容易在实验上实现.
- 陈志华苏孙庆
- 关键词:绝热过程W态
- 凹透镜焦距测量中的景深和误差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分析景深、位置测量的随机误差与凹透镜焦距测量值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函数关系,总结了影响凹透镜焦距测量值的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发现,选择凸透镜的物距大于2倍的凸透镜焦距使得虚物为小像较为合适,然后选择较大的虚物物距可以减小焦距的测量误差。在仪器调节方面,给出不同操作方式中景深和位置测量误差对焦距测量值范围的影响,发现通过固定凸透镜和像屏而移动凹透镜的操作方式更容易获得清晰的再次成像,这有利于实验中提高凹透镜焦距测量的精度。
- 黄志平陈志华冯卓宏郑卫峰
- 关键词:凹透镜焦距误差分析
- 夫琅禾费双缝衍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根据基尔霍夫衍射理论推导了入射光为高斯型分布和狭缝宽度不同的双缝衍射公式,结合数值分析讨论了狭缝宽度不同、入射光为高斯型分布和光斑半径对双缝衍射光强分布的影响,并利用实验探讨了双缝沾有污渍、探测器采样口的选择、两狭缝宽度不等、光斑中心与双缝中轴线是否重合等因素对双缝衍射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描述,找出实验中出现与理论存在差异的实验现象的原因.
- 黄志平郑卫峰贾谊明方良栋
- 关键词:高斯光束光强分布
- 利用选择共振作用制备纠缠态
- 2011年
- 文章提出一个在高品质腔中利用选择性相互作用制备Bell态和W态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参数的选择来严格控制囚禁原子和腔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所需要的子空间里实现共振跃迁,而让原子的其它跃迁处于大失谐,从而可以绝热去除。因此,本方案可以有效抑制原子的自发辐射,而且不需要对腔中原子独立寻址,使其在实验上更容易实现。
- 陈志华林秀敏
- 关键词:纠缠态
- 利用偶极封锁制备多粒子三维纠缠态被引量:4
- 2012年
- 选择碱金属原子的三个稳定基态为qutrit,其里德堡态为辅助态,借助调节经典脉冲所实现的单量子比特操作和偶极封锁机制分别制备了两原子三维最大纠缠态和三原子三维最大纠缠态。
- 陈悦华吴熙李刚林秀敏
- 关键词:里德堡态
- 利用绝热过程实现量子信息转移
- 2011年
- 基于绝热过程,仅需一个真空腔即可分别实现未知单原子态、双原子纠缠态及GHZ态的转移。在这些方案中,量子信息都存储在原子的基态,且系统仅在暗态空间中演化,原子激发态上无布居,这使得原子的自发辐射效应大大受到抑制。相比之前的方案,这些方案所需资源更少,操作更简单。另外,还讨论了其在实验上实现的可行性。
- 陈志华苏孙庆林秀敏
- 关键词:绝热过程量子信息转移GHZ态
- 大学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被引量:1
- 2012年
- 当前物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是物理教育改革趋势之一,为了发挥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实践,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展示物理学史的教学内容,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物理学史专题研究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率.
- 黄志平林钦贾谊明李洪才
- 关键词:物理学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 双模腔场中光子数对两原子纠缠演化的影响
- 2012年
- 利用concurrence的纠缠度量方法,研究了两个全同的二能级原子与双模腔场共振相互作用时原子与原子纠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两原子的纠缠演化受到原子初态类型、光子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原子间的纠缠猝死现象与原子—腔场的纠缠转移关系.
- 黄志平陈志华杨榕灿李洪才
- 关键词:T-C模型CONCURRENCE光子数
- 利用选择共振作用实现相位门
- 2011年
- 提出一个在高品质腔中实现相位门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原子和腔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所需要的共振作用,而让其它的原子跃迁由于大失谐可以绝热去除.由于仅原子基态参与作用,该方案有效抑制了原子自发辐射的影响;同时,不需要对腔中原子独立寻址,进一步降低了实验难度.
- 陈志华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