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037)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阮丽芳陈慧杰刘晓艳彭东海李俊花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苏云金素合成基因簇中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thu2功能的初步分析
- 2014年
- 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thu2进行基因缺失插入失活的研究。用温敏型质粒pHT304-TS构建基因thu2的插入缺失质粒pEMB1434,电转化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CT-43后,通过抗性筛选和PCR验证得到thu2基因同源双交换基因敲除突变株CT-43-22。HPLC(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检测发现CT-43-22没有苏云金素特征吸收峰;用pHT304构建得到含有完整thu2基因的回补质粒pEMB1435,电转化CT-43-22后得到互补重组菌CT-43-22b,发现其恢复了苏云金素的产生。显微镜观察突变株和互补重组菌均能产生正常的晶体和芽胞。thu2的基因敲除和基因互补实验证明,thu2基因为CT-43苏云金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但对晶体和芽胞的形成没有影响。
- 罗春平李俊花徐子雅彭东海阮丽芳
- 关键词:苏云金素基因敲除
- 苏云金芽胞杆菌CT-43内生质粒pBMB0558上virD4基因的功能
- 2011年
- 苏云金芽胞杆菌CT-43高产苏云金素,其内生质粒pBMB0558上virD4基因编码的VirD4蛋白与Ⅳ型分泌系统中结合底物的偶合蛋白(T4CPs)高度同源。本研究利用插入缺失突变方法,构建同源双交换载体,敲除CT-43中的virD4基因,得到1株突变株BMB1122。HPLC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BMB1122发酵上清液中未检测到苏云金素特征吸收峰;进一步通过LCMS-IT-TOF飞行质谱检测突变株胞内代谢物,结果显示其含有与苏云金素合成途径中的所有前体物分子质量相符的质荷比(m/z),这与出发菌株CT-43的结果一致。初步推测,virD4基因与苏云金素的分泌相关,virD4基因的敲除影响苏云金素的分泌。
- 陈慧杰刘晓艳曹诗云阮丽芳孙明
- 关键词:基因敲除高效液相色谱苏云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