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62)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於丙军张晓可聂王星杜莉莉伍应保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TDZ和6-BA对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中丛生芽诱导的效应被引量:17
- 2012年
- 以栽培大豆品种‘Jackson’为试材,用萌发5 d的子叶节作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萌发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中,分析和比较TDZ(噻二唑苯基脲)和6-BA(6-苄基腺嘌呤)单独和复配使用时对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中丛生芽的诱导效应,并对其优化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0.5 mg·L-16-BA或TDZ单独使用时,前者能使丛生芽诱导率达到75.56%,诱导效应好于后者,但每个子叶节出芽数低于后者。在诱导培养基中,0.5 mg·L-16-BA和1.0 mg·L-1TDZ复配使用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且每个子叶节出芽数最多,分别为84.75%和3.04。
- 聂王星於丙军
-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丛生芽TDZ6-BA
- NaCl胁迫下栽培和野生大豆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离子流的变化
- <正>本文利用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Scanning Ion-selective Electrode Technique,SIET),比较研究了在140mM NaCl胁迫下,
- 张晓可於丙军
- 关键词:大豆原生质体外排内流耐盐性
- 文献传递
- 大豆基因组CLC同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NCBI网站、Phytozome数据库和有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大豆基因组CLC(chloride channel)同源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的预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大豆CLC同源基因有8~9个拷贝,分别分布于第1、5、9、11、13、16和19号染色体上,内含子数目为4~23;编码的大豆CLC蛋白氨基酸数量为725~823,整体一致性为63.43%,相对分子质量为(80~91)×103,理论等电点为6.45~8.94,带正或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比例为7%~10%,均为跨膜蛋白(含9~12个跨膜区),除Glyma16g06190外均含有2个CBS结构域;具有(Ⅰ)GS/PGIPE、(Ⅱ)GKE/AGPLVH和(Ⅲ)PVGGVLFALEE/G 3个氨基酸残基保守区,其中相应关键氨基酸残基位点决定了它们不同的阴离子(Cl-或NO-3)优先选择属性和蛋白功能(通道或转运蛋白)属性。它们都与拟南芥CLC蛋白亚家族Ⅰ关系较近,其中GmCLC1(Glyma05g14760)、GmsCLC1、Glyma16g06190和Glyma19g25680与AtCLCa、AtCLCb处于同一分支,整体显示序列一致性为87.79%;Glyma09g28620和Glyma16g33351与AtCLCc、NtCLC1同源关系较近,序列一致性为70.99%;Glyma13g23080则与AtCLCg在同一分支,序列一致性为74.21%;而Glyma01g44950和Glyma11g00690则与AtCLCd同源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为90.68%。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150mmol·L-1NaCl处理24 h过程中,GmsCLC1基因在栽培大豆N23674品种、野生大豆BB52种群及其后代4076株系中均上调表达,其中在BB52根中上升最显著。结论:大豆多个CLC同源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功能分化,可能在正常或盐胁迫条件下植株体内阴离子(包括Cl-、NO-3)稳态重建方面发挥不同作用。
- 李伟王龙超曹金花於丙军
- 关键词:通道蛋白转运蛋白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及其回交后代苗期耐盐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以逐代人工耐盐性筛选的栽培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Lee68×N23227)F5代株系3060为父本,以耐盐栽培大豆Lee68品种为母本或轮回亲本,配置回交组合(Lee68×3060,编号C)得到的不同单株后代株系(BC1F2)为试验材料,采用苗期耐盐系数、相对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对它们的耐盐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采用相对电解质渗漏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其中优良株系耐盐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该组合回交后代中C3、C10等株系的苗期耐盐性系数、相对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母本Lee68,接近或超过父本3060,其中C10株系尤为突出。与双亲相比,盐胁迫使C10株系幼苗根和叶中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TBARS含量的上升幅度,及叶片Pn和Fv/Fm值的降低幅度明显较低,且盐胁迫下的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TBARS含量与其对照相比,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可认为C10株系是一种新的优良耐盐大豆种质材料。
- 李发院田芳张晓可於丙军
- 关键词: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回交后代耐盐性
-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Cl^-通道基因表达及其与耐氯性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EST数据库拼接了1条大豆Cl-通道基因的EST序列,并通过RT-PCR技术从大豆cDNA中获得该EST。Southern blot、半定量Northern blot、RT-PCR和分光光度法等检测结果表明:该EST所在Cl-通道基因在供试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杂交组合(Jackson×BB52)亲本及其耐盐杂交后代JB185(F5)株系等材料中的拷贝数无差异,但在盐胁迫下,栽培大豆Jackson幼苗根和叶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表现减弱趋势,而野生大豆BB52和杂交后代JB185(F5)表现增强趋势或相对较高水平,在JB185(F5)中更为明显。盐胁迫下Jackson幼苗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多,且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大,而BB52和JB185(F5)体内积累的Cl-相对较少,且主要积累在根部,向叶片运输比例较小。
- 伍应保於丙军
- 关键词:栽培大豆野生大豆杂交后代EST
-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耐盐性、农艺性状与籽粒品质分析
- <正>以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杂交组合(N23674×BB52)亲本及其经逐代耐盐性筛选而获得的4个F4-5代株系为研究对象,对苗期耐盐性,株高、分枝数、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籽粒中蛋白质、脂肪
- 杜莉莉於丙军
- 关键词:栽培大豆杂交后代耐盐性农艺性状籽粒品质
- 文献传递
-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盐胁迫大豆幼苗的生理效应被引量:3
- 2011年
-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并在成熟种子和叶片中积累较多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通常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营养保健品。研究了外源大豆苷或染料木苷溶液(0.01 mg/L)浸种处理对盐胁迫栽培大豆(N23674品种)和滩涂野大豆(BB52种群)及其经逐代耐盐性筛选的杂交后代(4076株系,F5)幼苗叶片伤害率、光合作用、Na+含量和Na+/K+值、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及内源大豆异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两种外源大豆异黄酮浸种处理均可显著抑制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的上升及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降低Na+含量和Na+/K+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内源大豆异黄酮含量,从而表现对盐害的缓解效应,其中对耐盐性较弱的栽培大豆N23674品种效应更明显。这为大豆异黄酮在大豆耐盐育种、化学调控和盐碱地种植利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 武玉妹周强於丙军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浸种处理盐胁迫栽培大豆野生大豆
- 大豆幼苗根和叶片原生质的分离与纯化被引量:6
- 2009年
- 研究了大豆幼苗根和叶片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宜大豆根和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酶种类、浓度分别为CPW-13M{CPW(细胞清洗液)+13%(W/V)甘露醇}+3%纤维素酶(cellulose R-10)+1.1%果胶酶(macerozyme R-10)+1.0%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和0.15%CaCl2.2H2O+9%甘露醇+1%cellulase R-10+0.20%pectolase Y-23,pH5.8,酶解温度为28℃。在根酶解时间为16h时,原生质体产量可高达1.46×105个.g-1FW,活力达57.8%;叶片酶解时间为4h时,原生质体产量可高达1.74×106个.g-1FW,活力达70.3%。对于根而言,从产量和活力两方面考虑,其原生质体用23%蔗糖和CPW-18M混合后的下沉法纯化效果较好,而叶片用25%蔗糖的上浮法纯化效果较好。
- 张晓可於丙军
- 关键词:大豆叶片原生质体
-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耐盐性、农艺性状与籽粒品质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以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杂交组合(N23674×BB52)亲本及其经逐代耐盐性筛选获得的4个F4∶5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耐盐性、农艺性状、籽粒品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F44个株系的农艺性状都介于两亲本之间。盐胁迫下F5株系幼苗的耐盐系数、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生长速率高于母本栽培大豆N23674,其中4076株系最为突出。籽粒品质较其父本BB52种群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籽粒中蛋白质和多数必需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高于双亲,粗脂肪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且接近于其母本N23674;4076和4111株系亚油酸含量超过双亲。
- 杜莉莉於丙军
- 关键词:栽培大豆杂交后代耐盐性农艺性状籽粒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