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5YZ1001)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果陈炎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方式
  • 1篇坡地
  • 1篇模拟降雨
  • 1篇径流
  • 1篇颗粒相
  • 1篇降雨
  • 1篇红壤
  • 1篇红壤坡地
  • 1篇赤红壤
  • 1篇赤红壤坡地

机构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篇陈炎辉
  • 1篇王果

传媒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污泥施用方式下赤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特征
2010年
研究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撒施、撒施+草和穴施3种污泥施用方式对赤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施用后的前期(1和18 d)径流中,撒施、穴施与对照(不施污泥)间的径流量差异不明显,撒施颗粒物含量和流失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5387.7 mg.L-1和82.0 g.m-2,分别是对照和穴施对应峰值的1.1-2.0和1.2-2.0倍,此后撒施径流量、颗粒物含量和流失量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模拟试验期间,撒施+草处理降低径流量,削减径流颗粒物和悬浮物流失的效果最为显著;撒施降低径流量和削减颗粒物流失的效果仅次于撒施+草处理,但撒施径流悬浮物流失最为严重;穴施径流量和颗粒物流失量是3种污泥施用方式中最高的,而悬浮物流失量则仅次于撒施.
陈炎辉陈文祥王果陈明华杨舜成柴鹏
关键词:施用方式模拟降雨坡地径流颗粒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