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3)
- 作品数:59 被引量:274H指数:8
- 相关作者:黄凤宽吴碧球黄所生吴祖建凌炎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环境因素对水稻次生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关系被引量:7
- 2016年
- 研究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3个水稻品种稻株草酸、总酚和单宁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关系。结果表明,稻株中草酸、总酚和单宁含量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影响不同。其中,总酚和单宁含量变化与IR56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及RHT抗褐飞虱孟加拉型密切相关,草酸和单宁含量变化与RHT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密切相关,草酸、总酚和单宁含量变化与570011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密切相关,而草酸含量变化与570011抗褐飞虱孟加拉型密切相关。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对不同水稻中次生物质含量有明显影响,但品种不同,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IR56草酸和单宁含量、RHT和570011总酚和单宁含量及受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影响显著,IR56总酚含量受苗龄和光照强度的影响显著,RHT草酸含量受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影响显著,570011草酸含量受影响小。
- 吴碧球黄所生李成孙祖雄周君雷凌炎蒋显斌黄芊龙丽萍黄凤宽
- 关键词:环境因素水稻次生物质抗虫性褐飞虱
- 褐飞虱危害对不同抗虫水稻品种苗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解褐飞虱取食后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系形态各个指标的影响情况,选用对褐飞虱具不同抗性的6个水稻品种,用田间采集的褐飞虱混合种群经室内用TN1饲养接虫进行根系形态特征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根重减少量,接虫后7 d,Ptb33和RHT与TN1差异显著,接虫后15 d,Ptb33与TN1、IR26、IR36、Babawee和RHT差异显著,TN1与IR26、IR36、Babawee和RHT差异显著;总根数减少量,接虫后7 d,Ptb33与TN1差异显著,TN1与IR26、IR36、Babawee和RHT差异不显著,接虫后15 d,TN1、IR26和IR36间差异不显著,Babawee、RHT和Ptb33间差异不显著,但后三者与前三者差异显著;根长缩短量,接虫后7 d,Ptb33与TN1、IR26、IR36、Babawee和RHT间差异不显著,接虫后15 d,Babawee、RHT和Ptb33间差异不显著,但三者与TN1差异显著。说明褐飞虱取食水稻后抗虫品种根系形态受影响比感虫品种小,这在水稻抗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孙祖雄吴碧球黄所生李成凌炎蒋显斌黄芊龙丽萍黄凤宽
- 关键词:褐飞虱苗期根系形态特征
-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的大螟实用饲料配方及继代饲养被引量:11
- 2013年
- 通过均匀设计对大螟人工饲料配方进行了优化,获得的实用饲料优化配方如下:琼脂3g,大豆粉8g,茭白粉11g,酵母16g,蔗糖6g,稻茎粉3g,玉米粉11g,麦芽粉5g,干酪素7g,维生素C 0.8g,山梨酸0.64g,金霉素0.54g,胆固醇0.04g,无机盐1.5g,蒸馏水200g。该配方对大螟已连续饲养超过10个世代,优于以往报道的饲料。该配方饲养的大螟第1代初孵化幼虫发育至蛹的比例(化蛹率87.5%)较原配方(CK,40.8%)提高46.7个百分点。从第1代到第10代的连续饲养过程中,大螟的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指标没有明显退化趋势,平均分别为42.5%~87.5%、79.7%~95.8%、90.0~94.9%和95~252粒/雌。第10代除雄幼虫历期显著较长外,其余各指标均与第1代无显著差异。
- 戴长庚李凯龙王立峰谭显胜胡阳袁哲明傅强
- 关键词:大螟均匀设计
- 水稻草状矮缩病毒P2基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进行水稻草状矮缩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诊断方法和蛋白功能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感染RGSV的水稻中克隆该病毒的P2基因,并将此基因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上。将重组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经IPTG诱导后获得分子量约为29kDa含HIS标签的融合蛋白。以诱导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检测发现其效价达到l:8192。并用制备的抗体建立了特异、灵敏的检测RGSV的IC-RT-PCR和Dot-blot ELISA方法,为该病毒的检测、诊断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杨靓邓萍王开放刘妍刘小娟吴祖建
- 关键词: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4种药剂拌种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3
- 2016年
- 白背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而且是近年来发生严重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唯一传播介体。为有效降低白背飞虱自身的危害及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在云南德宏开展了4种拌种剂防治白背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在25%吡蚜酮WP、60%吡虫啉FSC、35%丁硫克百威DS及70%噻虫嗪WS中,35%丁硫克百威DS在拌种后31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效仍高达93.6%,其他3种拌种剂的防效分别为75.0%、55.0%及49.3%。因此35%丁硫克百威DS是适合于当地防治白背飞虱的水稻拌种剂。
- 康敏赵剑锋顾中量侯茂林
- 关键词:白背飞虱水稻拌种剂
- 2011~2014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被引量:23
- 2015年
- 2011~2014年从江苏省五大水稻种植区采集1 219份水稻稻瘟病标样,分离得到634株单孢菌株,研究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情况。种群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稻瘟病菌共有5群19个生理小种,各水稻栽培区的种群分布差异较大,连云港、徐州和南通稻区,小种类群较为复杂,均出现了5群10个小种,南京、淮安和扬州地区稻瘟病菌种群组成相对简单,其中南京地区出现了4群5个小种,淮安和扬州地区,仅出现3群5个小种和3群4个小种;在分离得到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ZG1种群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优势小种。毒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稻瘟病菌对已知抗性基因Pi-k、Pi-ks、Pi-b和Pi-t的毒力频率较高,对Pi-ta、Pi-ta2、Pi-z和Pi-zt的毒力频率较低,说明Pi-ta、Pi-ta2等抗性基因在江苏省水稻育种上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Pi-k、Pi-ks等抗性基因已不适合在江苏省水稻抗病育种中推广使用。
- 王伟舵于俊杰聂亚锋尹小乐俞咪娜孟祥坤刘永锋
- 关键词:稻瘟病菌种群分布毒力频率
- 浙赣地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交互抗药性
-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水稻病害,使用药剂是防控该病害经济高效的措施,尤其在病害大流行时,化学防治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应急防控作用。为明确浙赣两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现状,为科学施药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
- 梁梦琦刘连盟黄世文
- 关键词:稻瘟病菌敏感性稻瘟灵交互抗药性
- 文献传递
-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苄嘧磺隆胁迫下烟草的生长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苄嘧磺隆是一种低毒高效安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但由于其过度使用在土壤中所形成的残留同样对于后茬敏感作物会产生危害。本研究分析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抑制剂对受到苄密磺隆残留危害的烟草生长的影响,设计不同的处理组与对照组在症状出现时间、植株长势以及恢复正常生长方面进行比较。试验中发现茉莉酸(JA)、水杨酸(SA)及它们的抑制剂水杨羟肟酸(SHAM)、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胺盐(DIECA)后烟草仍然会出现由于苄密磺隆残留导致的症状如叶片畸形、卷曲、质地脆硬以及黄化。但在其后生长调节方面,施用SA的处理组烟草长势最良好,在特定的试验时间段内(处理及施药后20d内)恢复正常生长的能力最好。相反SHAM与DIECA混合施用下的烟草长势不仅没有得到改善,长势甚至弱于仅用溶剂施用的处理组,且没有样本恢复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SA可以明显有利于受到土壤中苄嘧磺隆危害下烟草的生长。但是SA的施用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 李人一陈家盛胡汝检叶秀娟吴祖建
- 关键词:苄嘧磺隆烟草植物生长调节剂
- 新药剂环氧虫啶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和田间效果
-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是水稻主要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毁灭性等为害特点。这两种害虫属于典型的&...
- 刘宝生张志春谢霖张谷丰王利华
- 关键词:稻飞虱田间效果
- 台湾稻螟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organophosphate,OP)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CB)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表达量的上升或基因突变导致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是昆虫产生抗药...
- 罗光华李晓欢张志春刘宝生方继朝
- 关键词:台湾稻螟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