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GK200902023)

作品数:14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晶任志远周自翔张淑源张翀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陕北农牧交错...
  • 4篇农牧
  • 4篇农牧交错带
  • 4篇交错带
  • 3篇基于GIS
  • 3篇草地
  • 2篇人口
  • 2篇陕北黄土高原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黄土高原
  • 2篇草原
  • 2篇草原生态
  • 2篇草原生态系统
  • 1篇地形
  • 1篇地形起伏度
  • 1篇养分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空间分布

机构

  • 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13篇李晶
  • 11篇任志远
  • 2篇张淑源
  • 2篇周自翔
  • 1篇张微微
  • 1篇刘焱序
  • 1篇冯雪铭
  • 1篇张东海
  • 1篇张翀
  • 1篇王晓峰
  • 1篇王建洪
  • 1篇蒙晓
  • 1篇许峰
  • 1篇林天应

传媒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4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被引量:44
2011年
【目的】定量评价生态系统固定CO2和释放O2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重要内容之一。论文旨在对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进行遥感测量和评价,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论文依据光合作用方程式,采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分别测算陕北黄土高原绿色植物固碳释氧物质量。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其价值量。探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果】陕北黄土高原固定CO2的价值在1978、1990、2000和2005年分别为141.27亿元、177.46亿元、170.09亿元和247.08亿元,平均值为187.72亿元;释放O2的价值取两种测评方法的平均值,分别为150.07亿元、188.52亿元、192.97亿元和281.48亿元,年平均值为203.26亿元,比固定CO2的平均值多15.54亿元。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固碳释氧价值表现为林地>耕地>牧草地>园地>其它类型。【结论】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各县的单位面积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普遍低于南部各县,总体上分布沿北部向南部逐渐升高。南部的子午岭和黄龙山具有很高的单位面积价值,如黄龙县、黄陵县、富县和甘泉县。北部农牧交错带和中部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固碳释氧的单位面积价值较低,这与生态环境脆弱有关。
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NPP土地生态系统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系统在碳贸易中的价值
2011年
以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措施为基本依据,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碳贸易价值计算模型,分别对陕北农牧交错带现状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和恢复重建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在碳贸易中的价值作出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陕北农牧交错带现状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在碳贸易中的价值为14.23×108元/a;(2)陕北农牧交错带恢复重建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在碳贸易中的价值为41.52×108元/a,较恢复重建前增长了27.29×108元/a.
许峰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碳贸易价值评估
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估算被引量:2
2012年
运用生态经济测评方法对近9年来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水土保持价值进行评估.根据计算,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总蓄水价值为446 338.3万元;2001—2009年年均保持土壤50 779.09t,9年水土保持总量457 011.81t;表土保持总价值111.65万元,土壤肥力保持总价值20万元,减轻泥沙淤积总价值23.17万元,水土保持总价值446 493.1万元.可知,关天经济区种植业生产系统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态经济价值.
周自翔李晶
关键词:种植业水土保持功能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四川省经济差异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通过对1999—2009年四川省21个市域和181个县域的GDP、人均GDP以及人口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时空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基于标准差及Theil系数的度量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分析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原因,旨在为区域协调提供一定的基础。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的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迅速扩大,呈直线型的变化趋势;县域人均GDP分布显示四川省的经济实力集中在少数地区,人均GDP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县约占70%,而经济收入最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一带,其他一些以攀枝花为首的地区则借助地区资源及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处在全省前列;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无论从市域还是县域来看,其变化趋势都呈倒"U"型曲线,与威廉姆逊的倒"U"型曲线理论相吻合;根据锡尔系数的一阶分解,经济区间和经济区内的差异对整体差异的影响相当;从锡尔系数的二阶分解来看,市内经济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略高于经济区内及区间的差异,因此在重视各地市发展差异的同时,更应重视各县之间的发展差异。
张淑源任志远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经济差异THEIL系数
基于SPOTNDVI的陕西省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被引量:11
2011年
复种指数是反映农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信息,准确监测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分布和变化,对于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潜力,以及对准确估测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数据为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结合1∶25万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图,设计一次差分的算法进行VC编程,对陕西省2000-2007连续8年各市县复种指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复种指数的区域差异还是很明显的。陕北黄土高原西北地区长城沿线区、陕北丘陵区北部地区复种指数小于100%。陕北丘陵区中南部、渭北高原区、关中平原区复种指数多为100%-150%。秦岭山区和汉中盆地、巴山山区复种指数大于150%。可以看出陕西省复种指数多集中在一年一熟或两熟。八年来各地区的复种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每个区域内同时存在复种指数升高和降低的地区。陕北丘陵区、关中地区和汉中盆地复种指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关系密切,一般而言,陕北丘陵区、关中地区北部的丘陵山地,秦岭和巴山的复种指数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地区复种指数增加。
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复种指数
西北地区1962年至2000年降水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1962年-2000年中国西北地区46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量数据,以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以及Mann-Kendall法为基础,对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近40年来年均降水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主要存在25年左右的年代振荡周期以及4年和9年左右的年际振荡周期;②降水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基本上呈连续分布。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部和东部以及吐鲁番盆地东部降水分布最少,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增加区域主要分布于降水量较小区,降水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降水量较高区,降水变化不明显区域则处于前两者之间的过渡区;③降水量少的地区降水增加趋势强烈,降水量偏多的地区降水减小趋势强烈。西北地区整体降水量并不是在下降,而是侧重于上升,以整个西北地区来讲上升幅度则很小。
张翀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
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壤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以及草地的牧草产草量等级分布,对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壤养分含量对牧草生长的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及评价.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的土壤养分含量整体水平较低,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主要集中在6—8级,面积分别占草地的92.1%和99.21%,速效钾的含量主要集中在4—6等级,面积占90.62%;牧草产量水平低,主要集中在5、6级,面积占92.24%;从土壤养分的等级划分上看,等级较高的土壤仅占7.86%,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以南植被覆盖相对较好的地区,同时这些地区的牧草产量也较高.在草地的恢复重建中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
张淑源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土壤养分草地恢复农牧交错带土壤肥力评价
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一种潜在的经济效益,常被人们忽略,造成经济价值在无形中大量损失,本研究目的在于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在GIS和RS的支持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理论,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计算2007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总价值量为2.392×1012元,其中负价值为2.457×1011元,正负价值比例达10.88∶1。咸阳市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最大,占46%,其次是渭南市,占20%;渭南市的生态负价值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铜川市。总体上看,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一定的空间区域差异,表现为平原服务价值高,山地服务价值低。服务价值高低主要受地势、综合地理条件、农业种植技术及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张微微李晶刘焱序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防风固沙功能价值时空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防风固沙功能是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之一。目前,对土地利用防风固沙价值的定性描述很多,定量测算其价值的方法则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研究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对保育风沙区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以陕北黄土高原1978-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运用按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的测算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测算和动态分析。以G IS为平台,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风蚀流失量然后汇总,得到陕北黄土高原防风量。将所得图件进行拓扑叠加,再代入风沙流失量模型,得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1978年、1990年与2000年风沙流失量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用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来评估土地防风固沙的价值。陕北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物质量和价值量在1978~2000年期间呈现增长的趋势。1978年~1990年内土地利用总防风固沙价值从3.40亿元/a增加到3.76亿元/a;1990年~2000年内土地利用防风固沙价值从3.76亿元/a增加到3.80亿元/a,这充分说明了陕北黄土高原防风固沙效益显著。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量的变化是国家生态政策、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等合力驱动的结果。"退耕还林还草"和"营造防护林"等生态措施的实施,对保育风沙区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干预主要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会产生相应的生态响应。
李晶任志远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防风固沙土地利用
基于GIS的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西安市1985—2007年人口数据,运用GIS技术从人口空间关联模式、人口密度、人口重心、人口集中指数等方面对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1)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在整体上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心城区呈现高度的集聚状态,带动周边城区的人口增长;(2)西安市人口持续增长,但各区县增长速度表现不一,主城六区的人口增长比较迅速,而近城区和远城区的增长比较缓慢;(3)人口密度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西安市中心城区人口最为密集,环绕中心城区的区县逐渐减少;(4)西安市人口重心随时间而变化,且变动速度有快慢之分,变动方向大致分为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
李晶林天应
关键词:人口空间自相关人口重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