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21)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4 相关作者: 徐品三 姜旭 张郑瑶 孙冰轮 贾娟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东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百合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建立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LMoV的百合叶片中克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然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并诱导表达,以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该病毒的抗血清。结果显示:LMoVCP全长为822 bp,编码274个氨基酸;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得到了分子量约为34 kD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用该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经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其效价为1∶51 200,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感染LMoV百合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 徐品三 宋炯 张郑瑶关键词:百合斑驳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百合无症病毒对百合光合生理、酶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为试验材料,研究百合无症病毒(LSV)侵染百合对其叶片生理生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叶片中叶绿素a、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与健康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28.6%、33.3%和23.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分别下降33.3%、25%和13.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健康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6.6%、29.4%、16.7%和22.2%。电镜观察发现:感病植株叶绿体膨胀变形,基质片层散乱,叶绿体内淀粉粒肿大且数目增多,从而证明LSV侵染破坏叶绿体结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徐品三 贾娟 孙冰轮 姜旭关键词:百合无症病毒 光合生理 酶活 叶绿体 细胞超微结构 百合病毒编码蛋白及抗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5年 百合病毒病是当前影响中国百合种球质量的主要瓶颈之一,了解侵染百合病毒的编码蛋白及抗病性,有利于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从而为百合的抗病性育种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就侵染百合主要病毒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以及抗病性研究进行了概述。经过分析得知百合病毒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有关联,且不同编码蛋白之间进化高度保守。还介绍了抗百合病毒的基因工程研究现状,概述了抗百合病毒基因工程新理论和新方法,并指出了百合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百合抗病性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信随着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百合病毒病的有效防控指日可待。 徐品三 冀文婕 张郑瑶 姜旭关键词:抗病性育种 生物信息学 基因工程 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LMoV)基因组序列设计7对交叉重叠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铁炮百合白天堂进行检测,并经克隆测序获得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LMoV-DL)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LMoV基因组由长度为9 648 bp的线状单链正义RNA组成,包括一个poly(A)尾巴,编码一个由3 09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51 kDa的多聚蛋白。同时多聚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说明LMoV隶属于Potyvirus属一个较大的分支,在进化关系上与BYMV和ClYVV最近。 徐品三 孙冰轮 姜旭 李焕改关键词:百合斑驳病毒 RT-PCR 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百合无症病毒16kD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2016年 以感染百合无症病毒(LSV)的百合叶片为试材,克隆LSV16 k D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 ET-28a(+)+16 k D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得到了高效表达的16 k D蛋白,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0 k D。融合蛋白经过镍柱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注射小鼠,制备得到16 k D蛋白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ELISA检测和RT-PCR检测百合样品,证实制备的抗血清与LSV侵染的百合叶片发生了相同的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目的蛋白表达成功,所制备的抗血清具有特异性,可用于LSV的快速检测、免疫组织化学以及16 k D蛋白功能研究。 冀文婕 张郑瑶 徐品三关键词:百合 百合无症病毒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LSV和LMoV侵染对百合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百合无症病毒(LSV)和百合斑驳病毒(LMoV)侵染对植株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LSV侵染叶片中叶绿素a、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与健康叶片相比分别降低了15.8%、16.6%和11.1%;LMoV侵染叶片分别降低了24.3%、22.6%和16.5%.LSV侵染叶片中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与健康叶片相比分别降低了19.2%、13.4%和15.1%;LMoV侵染叶片分别降低了50.6%、48.2%和29.6%.LSV侵染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4.6%、29.4%、16.5%和23.4%;LMoV侵染叶片分别增加了10.6%、18.2%、9.6%和19.6%.可见,百合植株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受到LSV和LMoV侵染的影响,危害程度LMoV高于LSV. 徐品三 姜旭 贾娟关键词:百合无症病毒 百合斑驳病毒 光合生理 抗氧化酶活性 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