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SF-2009--07)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嘉麟耿东李麒豫张允岭贺立娟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惊恐障碍研究现状被引量:10
- 2015年
- 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1]。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2]。查阅古代相关中医学典籍未发现"惊恐障碍"一词,但是在历代医籍中都大量记载着与惊恐症状类似的描述,如惊、骇、惧、恐、惕、怵、怯、悸、畏、怔忡、奔豚等。本研究通过对惊恐障碍病因病机的梳理,总结现有中医治疗,为进一步研究惊恐障碍的中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 董永丽蔡静怡刘全喜龙星宇杨国华
- 关键词:惊恐中医疗法
- 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二级预防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三种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二级预防模式的疗效,以求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纳入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150例,其中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50例,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50例与单纯基础治疗组50例,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3种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病残恢复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秩和检验,无论是治疗期还是随访期,三组在CSS与ADL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与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但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与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解毒通络药物,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病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但加用中医调摄情志法后尚未提高疗效,有待探索。
- 王嘉麟邢佳朱晓晨郭蓉娟张允岭李麒豫王椿野贺立娟耿东史华伟刘旭杜雅薇齐锡友董致郅王玲玲孟宪慧
-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毒邪
- 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临床路径评价与思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临床路径。方法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年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风的临床路径治疗3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简称路径组),对比2010年同期3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与费用(简称传统组)。结果路径组在NIHSS量表分、生活能力、疗效以及除治疗费与检查费以外的全部费用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路径的疗效满意,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王嘉麟郭蓉娟张允岭贺立娟邢佳耿东王椿野李麒豫史华伟熊航
-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气虚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