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4212)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曹觉先丁建文胡飞段玲杨琼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第一性原理
  • 2篇电子输运
  • 2篇输运
  • 2篇铁电
  • 2篇催化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性能模拟
  • 1篇原子
  • 1篇中毒
  • 1篇石墨纳米带
  • 1篇铁电薄膜
  • 1篇铁电材料
  • 1篇铁基
  • 1篇铁基合金
  • 1篇氢分子
  • 1篇钛原子
  • 1篇吸附能
  • 1篇漏电
  • 1篇漏电流
  • 1篇纳米

机构

  • 8篇湘潭大学

作者

  • 5篇曹觉先
  • 2篇段玲
  • 2篇胡飞
  • 2篇丁建文
  • 1篇文娟辉
  • 1篇周益春
  • 1篇杨琼
  • 1篇刘超
  • 1篇谢剑锋
  • 1篇范立华
  • 1篇卢金炼

传媒

  • 6篇物理学报
  • 1篇Green ...
  • 1篇凝聚态物理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锯齿型石墨纳米带叠层复合结的电子输运
2012年
基于紧束缚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两半无限长锯齿型石墨纳米带叠层复合结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层间次近邻相互作用、叠层区长度及门电压对复合结的电子透射谱有重要调制作用.层问次近邻相互作用导致复合结的透射谱关于费米能呈现非对称性,与实验结果很好相符.低于费米能第一子能区内周期性出现透射系数为0和1的台阶,呈现全反射与透射现象.随散射结长度增加,透射系数在1内周期性振荡,呈现明显的量子干涉效应.在门电压调控下,低于费米能的透射系数出现了从1到0的转变,类似于开关效应.相关结果对基于石墨烯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有指导意义.
胡飞段玲丁建文
关键词:石墨纳米带电子输运
铁电极化调控CO在Pt表面的吸附
2015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以BaTiO3和PbTiO3两种典型的铁电材料为例,我们探讨了铁电极化对CO在Pt薄膜表面吸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极化方向为正时,CO在Pt/PbO/PbTiO3表面顶位的吸附能为?2.53 eV,而当极化方向反向时,CO的吸附能变为?1.39 eV。这表明铁电薄膜的铁电极化可有效调控CO在Pt表面的吸附。这种调控主要是由于极化所诱导的界面电场有效地改变了CO的4σ、1π、5σ轨道与Pt5d轨道之间的成键耦合。我们的研究为寻找抑制质子交换膜“CO中毒”的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
刘超曹觉先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铂催化剂铁电材料化学吸附CO中毒
准一维纳米线电子输运的梯度无序效应被引量:4
2011年
考虑实际体系的梯度无序和结散射,发展格林函数矩阵分解消元方法,研究了准一维纳米线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由于结散射,电导随能量呈现振荡行为,无序的引入破坏了电子相干性,在低无序度区平均电导呈现异常增加,呈现一个新的电导峰.当表面存在无序但无梯度衰减时,体系的平均电导随无序度增强先减后增,出现类局域—退局域性转变.当表面无序线性衰减时,平均电导在强无序区稍有增加,而当表面无序高斯型衰减时,平均电导指数衰减,类局域—退局域性转变消失,不同于以前的理论预言.研究结果对准一维纳米线电子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有指导作用.
段玲胡飞丁建文
关键词:电子输运
铁电薄膜漏电流的应变调控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探讨了应变对BaTiO3铁电薄膜漏电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压应变能有效地抑制BaTiO3铁电薄膜漏电流,特别是当压应变为4%时,其漏电流相对无应变状态降低了近10倍.通过考察体系的透射系数和电子态密度发现:一方面压应变状态下铁电隧道结的透射几率要比张应变时小,特别是在费米面附近;另一方面随着张应变过渡至压应变时,价带的位置逐渐向低能区移动而导带向高能区移动,导致了其带隙的增大,从而有效抑制了漏电流.本研究为寻找抑制铁电薄膜漏电流,提高铁电薄膜及铁电存储器的性能提供合适的方法.
文娟辉杨琼曹觉先周益春
关键词:铁电薄膜漏电流第一性原理
过渡族金属掺杂Al(111)表面对氢分子催化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探求过渡金属催化剂对催化合成储氢材料Na Al H4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多种金属原子取代Al(111)表面铝原子形成的合金表面对氢的催化分解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Sc,V,Fe,Ti原子掺杂的表面对氢分子分解具有催化作用.H2在对应的掺杂表面催化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为0.54 eV,0.29 eV,0.51 eV,0.12 eV.H原子在Sc,V,Ti掺杂表面扩散需要的活化能分别为0.51 eV,0.66 eV,0.57 eV.同时,过渡金属掺杂在Al表面时倾向于分散分布,增加掺杂表面的掺杂原子个数,掺杂表面的催化效果体现为单个掺杂过渡金属原子的催化效果.本研究将为金属掺杂Al(111)表面催化加氢合成Na Al H4提供理论参考.
范立华曹觉先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催化加氢过渡金属
单个钛原子储氢能力和储氢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个过渡金属钛原子吸附氢分子的物理机制.研究表明,单个钛原子最多能吸附8对氢分子,吸附结构为对称的两个类金字塔型结构,其平均吸附能为-0.28 eV通过计算轨道能级和差分电荷密度分布,分析决定吸附结构、吸附能大小以及吸附氢分子数目的内在物理机制.研究表明,钛原子的4s电子转移到3d轨道上,从而产生较强的极化电场,导致氢分子极化,钛原子通过静电极化作用吸附氢分子.本文的研究将对设计高密度储氢材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卢金炼曹觉先
关键词:吸附能第一性原理
Pomegranate-like porous NiCo_(2)Se_(4) spheres with N-doped carbon as advanc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Na-ion batteries被引量:1
2022年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dual-role anode materials with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for rechargeable Li/Na-ion batteries (LIBs/NIBs) remains highly challenging.Herein,three-dimensional (3D) pomegranate-like porous bimetallic NiCo_(2)Se_(4) spheres with N-doped carbon (termed as NC@NiCo_(2)Se_(4)) a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annealing.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the NC@NiCo_(2)Se_(4) spheres include nano-sized NiCo_(2)Se_(4) particles as inner core and NiCo_(2)Se_(4)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thin-walled N-doped carbon layer as inner/outer shell.The bimetallic NC@NiCo_(2)Se_(4) spheres possess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Ni/Co atoms to enhance intrinsic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unique pomegranate-like structure with an inner void space and robust shell to mitigation volume expansion,and intimate contact of N-doped carbon layer to improve interface effect and accelerate conversion kinetics.As anode materials,the NC@NiCo_(2)Se_(4) exhibits superior lithium/sodium storage performances (1401.6 and 794.8 mA h g^(-1)at current density of 0.5 and 5 A g^(-1)after 500 cycles for LIBs as well as 433.9 mA h g^(-1)at 3 A g^(-1)after 1000 cycles and a high capability of 306.6 mA h g^(-1)at 20 A g^(-1)for NIBs).This work represents an impressive strategy for future research of bimetallic selenid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high-performance LIBs/NIBs.
Xin LiuLiwen YangGuobao XuJuexian Cao
关键词:KINETICSSPHERESPOROUS
六角氮化硼片能带结构的应变调控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应变对单层、双层和三层BN片能带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张应变的增大,BN片的带隙线性变小,且变化的斜率与层数以及多层BN片的堆垛方式无关.
谢剑锋曹觉先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
超高磁致伸缩材料铁基合金的设计与性能模拟
<正>磁致伸缩材料是利用外磁场导致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即所谓的磁致伸缩效应,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典型的功能材料。作为一种智能驱动元件的优良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具有磁致应变大、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可...
曹觉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