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47013)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余海燕高云凯鲍立朱文峰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塑性
  • 3篇相变
  • 3篇相变诱发塑性
  • 3篇钢板
  • 2篇弹性模量
  • 2篇非弹性
  • 2篇高强度钢板
  • 1篇应变硬化指数
  • 1篇塑性变形
  • 1篇拼焊
  • 1篇拼焊板
  • 1篇相变诱发塑性...
  • 1篇回弹
  • 1篇高强度钢
  • 1篇TRIP
  • 1篇TRIP钢
  • 1篇车门
  • 1篇车门内板
  • 1篇成形极限图
  • 1篇成形性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余海燕
  • 4篇高云凯
  • 2篇鲍立
  • 1篇朱文峰

传媒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相变诱发塑性钢板的非弹性回复行为及其对回弹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分析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因塑性变形而引起的非弹性回复行为。通过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在不同应变水平下单向拉伸试验,对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扫描电镜金相观察,用位错理论对非弹性回复的机理进行分析,重点对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卸载后的应变回复的组成及其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讨论,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建立弹性模量模型。将该模型引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U形件的回弹仿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相变产物马氏体引起微观结构改变,导致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具有显著的非弹性回复行为;相变诱发塑性钢板卸载后的应变回复由弹性部分和非弹性部分组成,其中非弹性回复所占比例最高可达20%;采用建立的弹性模量模型的回弹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余海燕鲍立高云凯
关键词:相变诱发塑性弹性模量
塑性变形中变形模式对TRIP钢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单向拉伸、双向拉伸和平面应变变形试验对相变诱发塑性钢板(TRIP钢板)在塑性变形中的相变诱发塑性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归纳试验数据建立了残余奥氏体体积比与变形量及变形模式的表达式。并在Olson和Cohen理论的基础上,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理论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且3种变形模式中平面应变最有利于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发挥,双向拉伸次之,单向拉伸最不利;不同变形模式影响了剪切带的形成、相交及马氏体的形核过程,从而影响了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显著性。要充分利用TRIP钢板兼有良好塑性和高强度的优点还需采用合理的变形条件。
余海燕鲍立
关键词:相变诱发塑性塑性变形高强度钢
相变诱发塑性钢的应变硬化指数计算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在连续介质力学和Eshelby夹杂理论的基础上,将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中铁素体当作基体,其他相当作夹杂相,通过单向拉伸体单元模型,详细分析了各组成相及各夹杂相间的相互作用对材料整体硬化性能的贡献.并以各组成相体积比作为变量,建立了考虑相变诱发塑性效应的应变硬化指数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应变硬化模型能正确地预测TRIP钢的应变硬化指数;TRIP钢应变硬化指数随应变呈抛物线变化,并非恒定不变.
余海燕高云凯
关键词:高强度钢板
高强度钢板非弹性回复行为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在不同塑性应变水平下的加载-卸载实验,对TRIP600和H220BD两种高强度钢板卸载后的应变回复行为及其随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建立了弹性模量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高强度钢板卸载后产生的应变回复由弹性部分和非弹性部分组成,其中非弹性应变回复所占比例在塑性应变为0.2时可达20%;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的增大而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当应变增大到一定水平时弹性模量趋于一个稳定值。
余海燕高云凯
关键词:高强度钢板弹性模量
拼焊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首先介绍了采用不等厚拼焊板的车门内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着对缺陷区域进行主应变测量和安全成形裕度预测。结果表明,车门内板出现破裂和起皱的主要原因是拉延筋阻力不足和厚、薄两侧板料的流动阻力不均。最后提出采取局部调整拉延筋阻力和压边力等措施来改善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
余海燕高云凯朱文峰
关键词:拼焊板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成形极限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