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26)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焕章张江永杨秀平熊邦喜唐琼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系统发育
  • 1篇地理学分析
  • 1篇动物地理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线粒体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始新世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分化
  • 1篇系统发育关系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控制区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序列变异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生物
  • 1篇CYT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江永
  • 2篇刘焕章
  • 1篇唐琼英
  • 1篇夏曦中
  • 1篇张训蒲
  • 1篇熊邦喜
  • 1篇杨秀平

传媒

  • 2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沙鳅亚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对沙鳅亚科鱼类3属14个代表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鲤形目鱼类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沙鳅亚科鱼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沙鳅亚科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以胭脂鱼为外类群,对比条鳅亚科、花鳅亚科、以及平鳍鳅科的代表性种类,采用NJ、MP和ML法构建沙鳅亚科的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沙鳅亚科为一单系,包括3个属:沙鳅属、副沙鳅属和薄鳅属,各属均构成单系。根据分子系统学、形态学的结果及地理分布推断,沙鳅亚科中沙鳅属可能为最为原始的属,副沙鳅属其次,而薄鳅属最特化。
唐琼英刘焕章杨秀平熊邦喜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似鮈(Pseudogobio vaillanti)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似鮈(Pseudogobiovaillanti)是广布于中国淡水水体中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通过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似鮈不同地理种群的相互关系,研究似鮈的生物地理学过程,并讨论其物种分化的现状.收集了来自辽河、长江(赣江、信江等)、富春江、珠江、万泉河等水系的样品.在获得的似鮈61个样本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1140bp)中,共检测出了45个单倍型.线粒体单倍型的网络分析发现45个单倍型不形成一个网络图,而是分成9个单元群.邻接树的结果显示,这些单倍型形成5个大的分支,基本上与地理分布相对应,分别是长江1、珠江、海南、长江2和辽河等水系.综合分析似鮈单倍型的相互关系和地理分布及分子钟的计算显示这一分布格局形成于5Ma前-3Ma前,其后的200多万年中没有地理种群的交流.尽管似鮈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差异很大,但从形态上这些隔离的地理种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我们认为这反映出似鮈进化较保守.与似鮈一样在中国东部广布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多被解释为第四纪冰期的扩散.与它们相比,似鮈的地理格局的形成时间和物种分化状态是一个特例.
夏曦中张训蒲张训蒲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CYT物种分化地理学分析分子生物基因序列变异
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首次记述了亚洲北大陆的犁齿鱼化石。标本采自湖北松滋县黑口洋溪组。新的标本在个体较小、最大体高位于臀鳍起点处、背鳍起点靠后、背鳍具有 1 2根鳍条、尾上骨缺失、第一末端尾椎 (U1 + 2 )上只有一根神经棘等方面显著不同于犁齿鱼属的三个已知种 (P .encaustus、P .testis和P .queenslandicus) ,代表了一新种 (松滋犁齿鱼Phareodussongziensissp .nov.)。P .encaustus和P .testis幼体的体形较长 ,为纺锤形 ,但到成体后 ,体形明显加高。P .encaustus的体长可达 5 4cm ,P .testis的可达 30cm ,而松滋犁齿鱼的体长可能只有 1 2cm ,和上述两个种的幼体差不多。但是 ,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高 ,其轮廓和北美两个种的成体很相似 ,因此 ,虽然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小 ,但很可能代表了成年个体。松滋犁齿鱼的体形和东南亚的Musperiaradiata(可能为Phareodus的同物异名 )比较相似。Musperia的背鳍较大、背鳍鳍条为 2 3根、背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相对、背鳍第一鳍条支持骨和臀鳍第一鳍条支持骨与同一个脊椎相连、第一末端尾椎上有两个神经棘 ,这些特征说明 ,Musperia和松滋犁齿鱼不同 ,而和北美的Phareodus的关系可能更近。
张江永
关键词:始新世动物地理
骨舌鱼超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
2006年
通过对中国化石骨舌鱼类及骨舌鱼类现生主要类群的比较研究,用 PAUP 软件对31个分类单元的65个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6个最简约的分支图(步长为206,一致性指数为 0.4320,保留指数为0.7194)。严格合意树显示,中国早白垩世的骨舌鱼类(酒泉鱼、狼鳍鱼、固阳鱼、吉南鱼、同心鱼、西夏鱼、昆都仑鱼和华夏鱼)主要为骨舌鱼超目中不同等级的干群;与一般的观点不同,始舌齿鱼与蛟河鱼组成了姊妹群关系;骨舌鱼目由 Thaumaturus、弓背鱼亚目和骨舌鱼亚目组成;弓背鱼类与象鼻鱼类关系更近;Ostariostoma 为弓背鱼科的姊妹群;副狼鳍鱼与[骨舌鱼亚科+犁齿鱼亚科]组成了姊妹群,该姊妹群关系的建立,将骨舌鱼科的历史延伸到了早白垩世。
张江永
关键词: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