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05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104H指数:5
相关作者:魏燕定黄金永陈子辰李国平张炜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驱动器
  • 4篇压电驱动
  • 4篇压电驱动器
  • 3篇振动控制
  • 3篇超磁致伸缩
  • 3篇超磁致伸缩驱...
  • 2篇有限元
  • 2篇柔性铰链
  • 2篇主动隔振
  • 2篇模糊控制
  • 2篇隔振
  • 2篇ILC
  • 1篇动力学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失真
  • 1篇仪器
  • 1篇抑振控制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法
  • 1篇运动控制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机电职业...
  • 1篇宁波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魏燕定
  • 6篇黄金永
  • 3篇李国平
  • 3篇陈子辰
  • 2篇张炜
  • 1篇韩同鹏
  • 1篇吕猛
  • 1篇程耀东
  • 1篇邓劲莲
  • 1篇董春兵
  • 1篇陈定中
  • 1篇陶惠峰
  • 1篇屠立
  • 1篇毛全有
  • 1篇娄岳海

传媒

  • 3篇机械设计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机电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Defenc...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较小位移耦合度的二维微动平台新结构被引量:5
2007年
分析了二维微动平台由于机构原因产生的两向间位移耦合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线切割方式加工、具有对称式复合柔性四杆机构的微动平台结构形式,并使Y向平台完全镶嵌在X向平台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其结果理想,为较好地解决二维微动平台两向间位移耦合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黄金永毛全有魏燕定
基于柔性铰链的二维微动平台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文中对所设计的基于柔性铰链的微动平台进行了静态刚度、弱截面处最大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分析。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平台的建模,仿真得出平台的静态刚度值和最大应力值与计算结果分别相差2.5%和3.1%。在实验中测试了平台的静态刚度和固有频率,也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由此可见,通过公式分析微动平台的特性具有可行性,为微动平台的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黄金永娄岳海魏燕定
关键词:柔性铰链压电驱动器有限元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输出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介绍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结构及其内部磁路的设计方法 ,对采用国产材料研制的驱动器的位移及力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该驱动器具有理想的动态和静态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 ,可以用于精密设备的低频主动隔振平台中。
李国平魏燕定陈子辰
关键词: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磁路设计
Research on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for Turning Vibration Control
<正> Magnetostriction is a phenomenon in which a magnetic field is used to produce a change in size of some mat...
LI Guo-ping, WEI Yan-ding, ZHENG Di, CHEN Zi-chen (1.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 China
文献传递
压电驱动器迟滞特性的Preisach模型研究被引量:39
2004年
压电驱动器的迟滞特性是影响其位移输出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改进的 Preisach模型对压电驱动器的迟滞特性进行建模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压电驱动器在经过一定的控制电压序列以后的位移输出值 。
魏燕定陶惠峰
关键词:压电驱动器PREISACH模型
精密设备系统主动隔振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被引量:20
2004年
本文分析了精密设备隔振平台的激励环境 ,从理论分析角度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的隔振传递率进行了对比 ,得出在超低频阶段主动隔振传递率远远低于被动隔振中的隔振传递率的结论。从应用技术角度阐述了精密隔振中广泛应用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性能 ,并通过实验测得了其静态位移输出特性。此外 ,介绍了主动隔振系统常用的控制方法 。
李国平魏燕定陈子辰
关键词:机械学主动隔振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振动控制
具有抑振功能的超精密微动平台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目前日益增多的超精密仪器仪表,一般给其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工作平台只能消除外界对其的振动干扰,对于仪器仪表自身各种执行机构动作所产生的干扰却无能为力。文中研究的微动平台不仅具有良好的定位功能,同时运用反定位原理,采用闭环PID控制算法,可以有效抑制设备自身产生的振动干扰,从而更全面地获得精密设备所需要的良好工作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精密。
黄金永邓劲莲魏燕定
关键词:超精密
空间机器人柔性机械臂的抑振控制
以带有压电陶瓷为致动器的柔性机械臂为对象,运用模态法结合动力学普遍方程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针对柔性机械臂振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Fuzzy-PID复合控制方法来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并仿真研究了在几种外界激励作用...
魏燕定陶惠峰聂志刚郭吉丰程晓寅
关键词:机器人柔性机械臂模糊控制
主动振动控制中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从基于主动振动控制中控制技术的角度论述了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控制方法;并对各类控制技术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作了比较。
杨东利魏燕定李国平陈子辰
关键词:主动振动控制控制技术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
空间微动平台的柔性铰链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18
2006年
在微位移技术中,柔性铰链是实现微位移和高分辨率的理想机构。结合空间微动平台的特点:轻量化、小尺寸、尽可能高的一阶共振频率,以及满足平台工作行程、驱动器推力大小、和材料许用应力等要求,通过对柔性铰链公式的详细分析,给出了这类微动平台的设计流程和实例演示,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柔性铰链各参数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黄金永魏燕定张炜
关键词:柔性铰链优化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