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5056)
- 作品数:48 被引量:1,089H指数:24
- 相关作者:刘宝元蔡强国范昊明刘洪鹄谢云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0
- 2005年
-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3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47万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9%。就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现状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黑土区土壤的主要物理化学性状进行建模预测,预测出未来黑土区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变化趋势,同时论述黑土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及监测的技术研究进展。
- 杨文文张学培王洪英
- 关键词:水土保持坡耕地黑土区
- 探讨以沙量平衡计算方法辅助土壤侵蚀监测被引量:1
- 2004年
- 在简要阐明沙量平衡计算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沙量平衡计算辅助土壤侵蚀监测之方法。分析了沙量平衡计算各组成部分与土壤侵蚀监测之间的关系,对沙量平衡计算框架下沙源监测、沉积泥沙存蓄变化监测及泥沙输出监测的应用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明晰了以此方法辅助土壤侵蚀监测的时空问题。
- 范昊明蔡强国
- 关键词:土壤侵蚀监测沙源
- 东北漫岗黑土区地形因子对浅沟侵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6
- 2007年
- 浅沟侵蚀是坡耕地上重要的产沙方式之一,地形是控制其发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东北漫岗黑土区两个小流域的地形因子和浅沟侵蚀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浅沟长度、侵蚀体积与坡面长度呈显著相关,与汇水面积也有较好的相关。根据地形临界理论,确定了研究区浅沟和切沟侵蚀发生的地形临界(S-A)关系:SEG=0.052A-E 0G.148和SG=0.072 A-G 0.141,可以用来预测小流域内可能发生浅沟侵蚀以及浅沟向切沟侵蚀转变的部位。在地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浅沟长度的回归模型,交叉验证表明模型对单条浅沟长度的预测误差较大,平均误差37%;而预测浅沟总长度效果较好,预测浅沟总侵蚀量与实测值的误差也只有6%。
- 张永光伍永秋刘洪鹄刘宝元
- 关键词:浅沟侵蚀典型黑土区
- 柳河流域泥沙沉积特性分析
- 河道泥沙淤积是世界上许多河流所面临的问题,严重的河道泥沙淤积将带来许多问题,如减小河道的行洪能力,进而带来较大的洪水威胁;降低河道的航运能力同,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污染物随泥沙沉积在河道,进而成为河川径流的持续污染源...
- 范昊明蔡强国
- 文献传递
- 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风蚀环境分析被引量:34
- 2006年
- 根据1951~2000年的日平均风速、气温和降水数据以及1980~2000年的沙尘暴资料,分析东北典型黑土区的风蚀环境。结果表明,东北典型黑土区6个气象站点1~5月平均气温50年来显著升高,1~5月总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嫩江年大风日数1980年以来比1950~1960年多,年沙尘暴日数也有所上升,土壤风蚀环境趋于严重;哈尔滨等5地风蚀环境减弱。典型黑土区土壤风蚀环境在整个东北地区处于中等状态。
- 杨新郭江峰刘洪鹄刘宝元
-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浅沟和切沟发生的地貌临界模型探讨被引量:41
- 2006年
- 对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进行实地测量及地形图量算,推求出临界模型,校验了Moore的沟蚀发生公式。研究发现,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阈值和指数参数分别为0.063 1和-0.464 3,切沟发生的两参数分别为0.116 1和-0.445 7。同时发现Moore的沟蚀预测公式在该研究区并不适用。通过与野外实测浅沟和切沟发生位置对比,临界模型预测的沟蚀位置较好地反映了野外实际状况。
- 胡刚伍永秋刘宝元张永光魏欣
- 基于惰性聚类分裂的动态R树实现方法被引量:3
- 2007年
- R*树是目前公认查询效果很好的R树变体,但是其构造代价较原始R树增加数倍,对于插入删除和更新频繁的空间数据效果不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惰性聚类分裂技术的R树动态实现方法(LR树)。惰性聚类分裂技术是在对象插入节点导致溢出时不立即进行分裂,而是尝试将其插入到邻近的未满节点中,直到邻近节点均已满时,再利用聚类技术进行节点分裂,在邻近节点和分裂节点之间重组入口项。LR树在确保查询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构造代价,并且大幅提高了索引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最后的分析和实验证明了LR树的高效性。
- 雷小锋谢昆青韩亮金星星
- 关键词:空间数据
- 东北漫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被引量:26
- 2009年
-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沟道恶性扩张,已成为导致该区土地退化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传统方法测量浅沟形态参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计算流域尺度的沟蚀现状,分析东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并对比分析其与黄土高原浅沟侵蚀发生的地貌因子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研究区浅沟分布密度0.56—0.93km/km^2,年侵蚀模数达到118~199m^3/km^2,浅沟破坏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达0.11%~0.19%,浅沟沟壑密度已经达到中度和强度侵蚀,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区浅沟的临界汇水面积大于黄土高原,分布的临界坡度小于黄土高原,这主要由黑土区坡长坡缓的特点决定。
- 胡刚伍永秋刘宝元郑秋红张永光魏欣
-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 典型黑土区小流域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黑土在人类的影响下,土壤结构恶化,土层不断变薄,其根本问题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黑土区土壤侵蚀加剧,黑土赖以发育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而该区的作物秸秆却又出现大量剩余,并且这些秸秆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土壤改良中应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同时考虑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崔明蔡强国范昊明
- 关键词:小流域土壤改良秸秆直接还田典型黑土区
- 东北漫岗区村落的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对黑龙江省绥化市的6个村落、九三垦区鹤山农场的8个村落和嫩江县双山镇的蔡窑村进行实地考察,依据鹤山农场1980—1995年气温、日照时数、风速、降水量和≥5级风日数的气象资料,同时考虑到地形、土壤等因素,分析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分布的特征,即:日照和太阳辐射影响了村落分布的坡向,就不同坡向而言,村落分布数量大小顺序为:东南坡、西南坡、东北坡、西北坡;风影响室温,并可能对房屋造成破坏,故大部分村落分布在坡中部以下;降水量和土壤特性决定了村落的分布下限;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的选择性、能动性共同决定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呈狭长形沿坡分布。
- 刘洪鹄刘宪春赵晓辉
- 关键词:地理环境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