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35)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庞秀成康中乾冯智强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独化
  • 1篇玄学
  • 1篇玄学思想
  • 1篇一分为二
  • 1篇一分为三
  • 1篇疫情
  • 1篇译名
  • 1篇释义
  • 1篇平庸
  • 1篇自信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自信
  • 1篇名实
  • 1篇名实关系
  • 1篇君子
  • 1篇郭象
  • 1篇涵义
  • 1篇二元对立
  • 1篇翻译
  • 1篇翻译观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作者

  • 2篇庞秀成
  • 1篇康中乾
  • 1篇冯智强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上海翻译(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郭象“独化”范畴释义被引量:7
2007年
康中乾
关键词:独化郭象释义玄学思想涵义平庸
“名-意-实”三元互动相生译名模式被引量:1
2022年
译名简化为语码置换活动,其根源在于将名实关系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静态二元关系。中国传统名实论以“意”为中介,据此建构“名-意-实”三元译名架构,阐明三元互动关系,明确名之“义”是“意”的概念化结果,消除语码转换模式的弊端。援引译名实例证明,译名是在目的语中反思和重建名实关系的活动,三元架构拓宽了译名活动的理论视野,对译名实践和批评有哲学上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庞秀成
关键词:译名名实关系
一分为三翻译观何以可能?--一个元思维方法论的构想被引量:6
2020年
翻译思想中的一分为二思维为认识翻译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它易被误用,导致二元对立,也限制思考问题的视野。一分为三思维可以松动二分对立,拓展思维空间。基于一分为三思维建立的翻译观具有整理、反思和建构翻译知识的功能,其整体、有机、动态的哲学原则可广泛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审视译论话语。因此,有必要将其培育为具有生成能力的元方法。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建立的各种三元思维模型可重估各种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这一学理诉求迫切需要阐明其思想背景、总体特征和哲学原理,为进一步培育和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奠定基础。
庞秀成冯智强
关键词:一分为二二元对立
“君子”理想的普遍价值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
2022年
君子人格是从中国几千年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中千淘万漉而来的中华民族专属的独特精神标识。“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君子”理想中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博爱、自律、平等、和谐的普遍价值。这些普遍价值为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某些重要启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李珊珊胡珂
关键词:君子文化自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