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2018)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叶学义应娜何志伟陈华华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人脸
  • 3篇人脸识别
  • 1篇导航
  • 1篇导数
  • 1篇地图
  • 1篇独立分量分析
  • 1篇多尺度
  • 1篇异常事件检测
  • 1篇隐马尔可夫模...
  • 1篇人脸识别算法
  • 1篇三维重建
  • 1篇摄像机
  • 1篇摄像机标定
  • 1篇视频
  • 1篇双目
  • 1篇双目视觉
  • 1篇算子
  • 1篇特征提取
  • 1篇体视觉
  • 1篇图像

机构

  • 9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

  • 6篇叶学义
  • 2篇何志伟
  • 2篇陈华华
  • 2篇应娜
  • 1篇姜宝林
  • 1篇王涛
  • 1篇章坚武
  • 1篇朱明
  • 1篇章东平
  • 1篇齐珍珍
  • 1篇陈泽
  • 1篇郭春生
  • 1篇蒋毅飞

传媒

  • 4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电信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图像场方向导数的局部区域重建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目前图像修复的研究是以人眼不能察觉为目标,注重视觉效果而不追求重建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能准确重建图像缺损边缘的重建算法。方法采用稳定场作为图像局部纹理的数学物理描述,提出基于点源影响函数的图像局部区域重建模型,该模型针对每一个缺损点,计算周围各已知点对它的影响,以期较为准确地重建该点;并根据该场中的方向导数,分析各已知点与缺损点的差异性及相似性,确定一种点源影响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实现该重建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修复算法相比,对图像边缘及纹理细节的重建更加清晰,同时保持了较好的整体视觉效果;且重建过程无迭代计算,具有较高的效率。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重建效率和准确重建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叶学义齐珍珍何志伟李汪兵
基于非凸低秩分解判别的叠加线性稀疏人脸识别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针对因采集的人脸图像样本受到污染而严重干扰人脸识别及训练样本较少(小样本)时会由于错误的稀疏系数导致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人脸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性非凸低秩矩阵分解的叠加线性稀疏表示算法。方法首先由γ范数取代传统核范数,克服了传统低秩矩阵分解方法求解核范数时因矩阵奇异值倍数缩放导致的识别误差问题;然后引入结构不相干判别项,以增加不同类低秩字典间的非相干性,达到抑制类内变化和去除类间相关性的目的;最后利用叠加线性稀疏表示方法完成分类。结果所提算法在AR人脸库中的识别率达到了98. 67±0. 57%,高于SRC(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ESRC(extended SRC)、RPCA(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RC、LRSI (low rank matrix decomposition with structural incoherence)、SLRC (superposed linear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l1等算法;同时,遮挡实验表明,算法对遮挡图像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在不同遮挡比例下,相比其他算法均有更高的识别率。在CMU PIE人脸库中,对无遮挡图像添加0、10%、20%、30%、40%的椒盐噪声,算法识别率分别达到90. 1%、85. 5%、77. 8%、65. 3%和46. 1%,均高于其他算法。结论不同人脸库、不同比例遮挡和噪声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针对人脸遮挡、表情和光照等噪声因素依然保持较高的识别率,鲁棒性更好。
叶学义罗宵晗王鹏陈慧云
关键词:人脸识别字典学习
多层AR-LBP与WLD特征融合的SA-CRC人脸识别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非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R-LBP)提取的人脸特征有限,以及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存在的类间干扰,提出以多层AR-LBP特征及联合韦伯局部描述子(WLD)特征进行补充,并以增加CRC中稀疏性来降低类间干扰。提取人脸图像的多层AR-LBP特征并级联,与从原图像提取的WLD特征级联得到多层AR-LBP与WLD融合特征,采用稀疏增强的协同表示分类(SA-CRC)完成人脸分类。在ORL、Yale和GT公开人脸库上,提出的多层AR-LBP与WLD特征融合算法与AR-LBP特征提取算法、WLD特征提取算法以及多层LBP与HOG特征融合算法相比,识别正确率提高了0.7%~42.6%;当利用SA-CRC取代CRC后,识别正确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叶枫叶学义罗宵晗陈泽
复合变异系数与梯度加权方向滤波的睫毛检测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目前睫毛检测中漏检以及检测精度与时间难以兼顾等问题,提出了复合变异系数与梯度加权方向滤波的睫毛检测算法.首先设计变异系数判别准则确定睫毛遮挡区域,再以最小类内变异系数法完成睫毛根部检测,然后结合多尺度复合窗及梯度向量加权投影判断睫毛尾部方向,最后利用动态方向滤波器完成低对比度且方向多样的睫毛尾部检测.在CASIA-IrisV1和CASIA-IrisV3-Interval公开数据库上,与传统基于Gabor滤波和区域灰度方差检测算法、基于眼睑轮廓和局部灰度极小值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形态学运算的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主观准确率(检测结果与人工标记结果重合度)、检测时间(算法复杂度分析)、睫毛漏检率(false eyelash-detection rate,FER)和睫毛误检率(false non-eyelash-detection rate,FNER)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叶学义陈妍婷季毕胜王鹏
关键词:睫毛检测方向滤波器
双目视觉的新颖实时局部2维地图构建方法
2011年
根据轮式机器人移动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双目视觉的新颖实时局部2维栅格地图构建算法。首先,提出虚拟高度线投影成像原理,将场景均匀栅格化,在栅格中引入虚拟高度线,并将其投影到立体视觉系统的立体图对中产生投影线,将求解场景点高度值的问题转化为在投影线上和水平视差搜索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大相似测度的对应点问题;然后,提出一种新颖的局部2维地图构建方法,该方法以机器人所能越过的最大高度为阈值,对高于阈值部分的虚拟高度投影线上的场景点由其在图像对中的相似测度确定其是否为障碍物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机器人导航所要求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并可应用到构建3维地图。
陈华华蒋毅飞章坚武泮一忠
关键词:双目视觉机器人导航
基于吸引模式的局部二阶梯度轮廓人脸识别算法被引量:5
2021年
针对现有LDP类算法在特征提取有效性和特征编码稳定性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吸引局部二阶梯度轮廓(ALSGC)模式,以提升人脸识别性能。首先,利用Kirsch算子计算人脸的邻域边缘响应图;其次,引入吸引描述子,参考边缘响应图的局部、全局平均灰度值和邻域中心灰度值完成局部吸引模式编码;再次,遍历整幅图像,得到人脸ALSGC特征图并对ALSGC特征图分块分别计算,得到各个分块中不同模式的统计直方图;最后,级联所有分块的统计直方图后生成对应的特征向量,以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识别。所提算法克服了LBP、LDP、LDN等算法提取一阶特征有效性的不足,以及DLDP、CSLDP、GCSLDP等算法提取的二阶特征对表情、姿态、饰物遮挡、光照、随机噪声等变化敏感的缺点,较好地实现了特征提取有效性与特征编码稳定性的平衡,兼顾了识别率和稳健性。
叶学义钱丁炜应娜王涛
关键词:KIRSCH算子特征提取人脸识别
“梯度脸”局部高阶主方向模式的人脸识别
2021年
现有高阶特征的人脸识别由于对噪声敏感导致鲁棒性差以及特征冗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梯度脸”的局部高阶主方向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设计梯度脸卷积算子,计算像素的多方向梯度分量和,以构造梯度脸;然后在梯度脸上引入主方向分组策略表征其高阶导数特征,以局部邻域高阶导数方向变化的特征码形成主方向特征图;最后分块统计其直方图特征并级联,并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识别.在多个公开人脸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照、表情和面部遮挡等变化因素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以及更高的识别效率.
叶学义王涛应娜钱丁炜
关键词:人脸识别
面向特征的ICA和HP滤波实现视频异常事件检测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室外环境下光照亮度变化、阴影和树木遮挡等问题,对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影响,提出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和HP(Hodrick-Prescott)滤波器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CA构造正常视频的特征子空间,将图像序列投影到特征子空间上得到投影序列,实现数据降维;然后利用HP滤波器滤除投影序列中环境变化引起的趋势分量;最终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有效改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性能。机动车辆禁行路段视频的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室外环境下较好地检测出异常事件。
郭春生朱明
关键词:异常事件检测独立分量分析隐马尔可夫模型
基于虚拟高度投影线的三维重建及误差补偿
2012年
针对传统三维重建方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高度投影线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将场景栅格化,在栅格中引入虚拟高度线,把虚拟高度线投影到二维图像上形成投影线,并在投影线上找到对应点得到三维场景信息,以反映场景的真实信息。分析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针对误差来源结合摄像机内外参数提出补偿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陈华华姜宝林何志伟章东平
关键词:三维重建误差分析误差补偿立体视觉摄像机标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