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0605) 作品数:46 被引量:437 H指数:14 相关作者: 施斌 朱鸿鹄 张丹 罗文强 晏鄂川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基于有序样品聚类最优二分割算法的滑坡演化阶段划分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有序样品聚类的最优二分割算法,对新滩滑坡检测累计位移数据进行有序聚类划分,再结合加速度变化特征对滑坡演化阶段进行划分.结果显示新滩滑坡初始变形阶段和中等变形阶段划分点为1979年8月,中等变形阶段和加速变形阶段划分点为1982年9月,而加速变形阶段中初等加速与中等加速的分界点为1983年7月,中等加速与临滑阶段的分界点为1984年10月,与实际监测基本吻合.表明根据有序样品聚类最优二分割算法和滑坡变形加速度变化特征可以对滑坡演化阶段进行准确划分,并为滑坡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黄丽 樊孝菊 罗文强关键词:新滩滑坡 基于敏感分析的反倾岩质边坡锚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016年 以湖北鹤峰红莲池反倾边坡为例,在分析边坡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试验,分析反倾岩质边坡的位移云图,得出了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的破坏基准面,并以此初步确定锚索长度。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锚固角、锚固力及锚索长度条件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以及倾倒变形区面积变化特征,以此得到参数优化结果:锚固角为8°、锚固力为1 000 k N、锚索锚固段长度为5 m。锚固参数敏感性大小排序依次为:锚固角度,锚固力,锚索长度。 刘骏 晏鄂川 祗志姣 任旭斌关键词:离散元 反倾岩质边坡 煤层底板采动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与分析 结合淮南某矿实例,设计了煤层底板变形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案,采用:BOTDR(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埋设在煤层底板... 王嘉诚 张丹 刘少林 张平松 施斌关键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BOTDR 煤层底板 文献传递 分布式传感光缆循环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 2016年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针对传感光缆在经受循环应力之后其传感性能的变化情况,目前尚未开展深入的研究。针对在室内试验及各类监测工程中,模拟荷载、温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使光缆经受反复循环应力的情况,设计了3个试验,对分布式传感光缆的循环疲劳性能进行了标定,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光缆的应变衰减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光缆初始应变越大,循环频率越高,光缆应变的衰减量和衰减速率越大。 王嘉诚 张丹 闫继送 李博 施斌关键词:分布式传感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深基坑工程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研究目的:深基坑开挖活动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现场监测数据常常无法直接反映基坑当前的稳定状态。针对杭州地铁彭埠站的深基坑开挖工程,结合贝叶斯修正和Monte Carlo有限元方法,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度进行了实时的可靠度评估。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来评估基坑的失稳概率的方法比常规方法更为合理。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基坑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并避免测斜结果误差引起的问题;可选取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实测值作为可靠度分析的输入信息;破坏准则的选取对稳定性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可靠度分析的不足,为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深基坑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 朱鸿鹄 叶肖伟 冉龙关键词: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 土的含水率AHFO法测量中分段函数模型建立 被引量:16 2016年 主动加热光纤法(Actively Heated Fiber Optic method,简称AHFO)实现了土的含水率大面积连续性测量,但该方法中采用的数学模型还不完善。通过试验测试了AHFO法中采用的几种常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段函数模型,并通过试验对分段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模型获得的土的含水率结果误差较大;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模型获得的结果误差较小但整体值偏大;线性模型获得的结果误差最小,但在含水率较小时,测值偏小;分段函数模型对土的整个含水率变化范围内的含水率测定都具有很高的精度,绝对误差平均值达到了1.16%,可以满足土的含水率测试要求。分段函数模型的提出,对提高土的含水率AHFO法测定精度和促进方法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曹鼎峰 施斌 顾凯 魏广庆关键词:砂性土 含水率 分布式监测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13年 针对传统感测技术的不足,本文开展了滑坡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DFOS)研究。对当前主要的几种DFOS技术及其相关原理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阐述了分布式传感光纤在三峡马家沟滑坡的布设方式。根据马家沟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特点,在抗滑桩内布设应变和温度感测光纤;沿坡体走向,采用直埋和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开槽植入感测光纤;沿坡体纵向,在不同高程设置光纤综合监测孔,将分布式感测光纤粘贴于测斜管外壁和直埋于测斜孔内,同时在孔内布设FBG准分布传感器。监测结果表明:各类应变传感光纤均有效识别和定位了边坡表面变形的异常位置,证明了DFOS技术应用于滑坡监测的优越性。 孙义杰 张丹 童恒金 施斌关键词:滑坡 分布式监测 基于DOFS的水位变化下土质边坡模型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作为实现分布式监测技术(DOFS)的重要手段,光纤感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监测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和布喇格光栅(FBG)两种感测技术,设计了土质边坡稳定性分布式监测室内模型。通过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水位变化作用下土质边坡内部应力分布以及边坡的破坏过程,根据FBG与BOTDA的应变数据,对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验证了BOTDA和FBG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应用于土质边坡变形监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于光纤分布式感测技术的应用研发和在多场作用下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严珺凡 朱鸿鹄 施斌 王宝军 王静关键词:土质边坡 模型试验 BOFDA技术综述及用于岩土工程监测的可行性研究 布里渊散射光频城分析技术(BOFDA),是一套通过测量连续泵浦光和连续探测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布里渊散射光所确定的基带函数的脉冲响应,运用相关计算方法确定传感光纤上物理信息的综合系统。与其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相比,BOFDA... 曹鼎峰 施斌 严珺凡 魏广庆 费冰关键词:光纤传感技术 分布式监测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 文献传递 地质和岩土工程分布式光电传感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四届OSMG国际论坛综述 被引量:11 2013年 第四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显示了国内外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领域研究工作的以下几个特点:(1)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基础性研究成果;(2)开发出越来越多的适用于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的新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可集成性等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3)分布式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已开发出一些针对具体工程的监测系统;(4)全分布式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水利水电、交通、消防、电力、国防等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监测规范的制定进一步受到重视。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发具有优越性能价格比的全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技术;(2)特种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器及其现场安装工艺的研究;(3)海量分布式光纤感测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技术;(4)基于分布式监测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岩土工程安全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 朱鸿鹄 施斌关键词:分布式监测 光纤传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