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B08055)
- 作品数:9 被引量:120H指数:7
- 相关作者:骆培聪佘赛芬张莹莹吕刚郑衡宇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福建主要城市周边平缓高地避暑休闲气候评价被引量:9
- 2009年
- 分3类比较和评述了当前普遍使用的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和天气舒适度预报模型,认为考虑气象要素对体感交互作用的基本模型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从而选择了温湿指数I1=T-0.55(1-Rh)(T-14.4)和风寒指数I2=(10.9V0.5+9.0-V)(33-T)2个基本模型来评价福建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平缓高地的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福建主要城市夏季6—9月份4个月的温湿指数处于很热和炎热等级,7—8月份日高温时段的风寒指数也处于不舒适的很热和炎热等级,而冬季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总体上处于清凉较舒适等级,只是上午低温时段处于冷凉较不舒适等级的范围,而这些主要城市周边的平缓高地4、5、6月和9、10、11月的温湿指数基本上均处于非常舒适和较舒适等级,只有7、8月份的下午高温时段短时间处于热不舒适等级,而风寒指数则表明这些平缓高地从4月份至11月份8个月时间不论日均状态、日低温时段还是日高温时段均基本上处于非常舒适和较舒适等级.这些平缓高地1—2月份比相关中心城市稍冷,但均未达到寒冷很不舒适的等级.从气候舒适度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福建主要城市周边平缓高地作为夏季避暑休闲和公务活动场所开发的价值.
- 郑衡宇骆培聪吕刚
-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 厦门城市夜间旅游意愿与行为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选取厦门城区几个典型性调查地点对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本地居民、游客的夜间休闲、旅游意愿与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出:本地居民夜间休闲活动较活跃;游客夜游活动的意愿较高;出游方式以自发性为主;活动方式主要以传统的餐饮、购物、娱乐为主;活动花费中档偏低,活动时间长短适中,深夜化特征不明显。本地居民喜欢餐饮购物、时尚休闲活动、沙滩夜游等,游客对夜游综合性公园、欣赏民间艺术表演、海上游轮夜游等更感兴趣;年龄、文化、收入程度的差异对夜间旅游与休闲活动的偏好也产生很大影响。
- 卢冬梅骆培聪
- 关键词:夜间旅游意愿
- 福建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3
- 2010年
- 地处闽西的武夷山、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均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距离较近,开展它们客流时间分布比较研究对各景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运用小波分析、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方法,对这4个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01~2008年每个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武夷山年游客数量最大,泰宁金湖景区客流年际波动辐度较大;武夷山景区客流年内变化曲线为"三峰三谷",泰宁金湖景区为"驼峰",冠豸山、桃源洞景区为"两高峰、两中峰、四低谷",泰宁金湖客流年内变化最大,冠豸山、桃源洞次之,武夷山最小;冠豸山和桃源洞景区客流月内波动要比武夷山、泰宁金湖景区大一些;连城冠豸山周内客流峰值分布在周日,其他景区客流峰值在周六,武夷山黄金周游客接待量最大。并对气候因素、社会因素、景区知名度、对外交通条件、旅游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骆培聪张明锋
- 关键词: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客流
- 海峡西岸经济区邮轮旅游SWOT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产品。采用SWOT方法,分析以厦门市为中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邮轮旅游发展具有个人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邮轮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存在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够,邮轮旅游高级人才较少,旅游者消费观念比较落后等劣势;存在世界邮轮旅游发展潜力大,海西发展机遇良好,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各项相关政策等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全国许多正在发展邮轮旅游城市的挑战。文章提出要加强海西邮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政府、院校、企业广泛参与,加强区内区外邮轮旅游合作,加大邮轮旅游发展宣传力度等对策。
- 骆培聪张莹莹佘赛芬
- 关键词:邮轮旅游SWOT海峡西岸经济区
- 福建永定土楼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本文以永定土楼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SPSS16.0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永定土楼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总体上对旅游业发展持积极的态度;目前永定土楼居民可聚类成"热情的支持者"、"矛盾的支持者"和"强烈的反对者"三类,以"热情的支持者"所占比重最大;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空间和不同发展程度下的旅游感知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希望健全社区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婷婷骆培聪
- 关键词:旅游影响永定土楼
- 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被引量:20
- 2010年
-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加强,入境台胞游客市场对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因此对入境台胞游客市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收集1988~2008年相关数据,采用地理分析手段和GIS技术方法对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数量年内、年际分布和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数量发展呈波浪形递增趋势,旅游发展符合一般的经济发展周期,年内变化幅度总体较小,高峰(旺季)主要是在2月、4月、7月、10月,形成明显的"双M"形曲线。空间分布东部高、西部低,呈"W"形,并有向"U"形转变的趋势,而且游客数量地理集中程度呈现不断提高、省际差异逐步扩大,并向东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 骆培聪
- 关键词:入境旅游
- 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采用有关数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福建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总体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是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缩小速度缓慢,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国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内变化在一般呈现出"三峰"型特点,入境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内变化表现比较平稳。②福建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极化现象严重,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一定的分异性,厦门市和福州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最后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 骆培聪张莹莹佘赛芬
- 关键词:旅游经济
- 交通格局变化对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5
- 2010年
- 交通条件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以及未来几年,闽东地区已经建设或将会建设若干条交通线路。交通格局变化给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变化和影响,即游客数量增加、客源地范围扩大、游客出行方式改变等,闽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旅游资源易于整合,可进入性增强,适宜开展福州、温州等城郊休闲度假避暑胜地等优势;存在着大旅游产业意识薄弱,接待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劣势;面临实施若干战略决策的更好条件、有利落实城市规划旅游空间定位等机遇;面临通达性增强容易造成客源流失,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管理压力等挑战。文章最后提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意识,调整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加强旅游要素体系建设,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等对策。
- 骆培聪
- 关键词:旅游业SWOT
- 福建主要城市周边平缓高地与避暑休闲气候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酷热夏季避暑休闲的需要,根据福建主要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的平缓高地地形,用地形分析法提取了城市周边53片海拔500~1100m的集中连片平缓高地,总面积达366.2km2,分析其交通可达性,提出开发利用这些平缓高地作为避暑休闲用地的设想;根据气候要素特征空间变化的规律和地理相关法,从已有观测资料推测估算这些缺乏直接观测资料的平缓高地的多年平均月均温、月均高温、月均低温、日高温≥30℃和≥35℃的天数、月均降水量、月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特征值,定性推测这些高地的风速,论证了这些高地具备良好的避暑休闲气候条件.
- 吕刚骆培聪郑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