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758)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梁科桂希恩严亚军杨蓉蓉韦焘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择善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5篇孕妇
  • 5篇艾滋病
  • 4篇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 4篇母婴
  • 4篇艾滋病病毒
  • 3篇阳性
  • 3篇载量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妊娠
  • 3篇母婴传播
  • 3篇HIV
  • 3篇HIV感染
  • 3篇HIV阳性
  • 3篇HIV阳性孕...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十堰市疾病预...
  • 1篇嘉鱼县疾病预...
  • 1篇麻城市疾病预...
  • 1篇仙桃市疾病预...
  • 1篇咸宁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市武昌区...

作者

  • 10篇梁科
  • 8篇桂希恩
  • 3篇韦焘
  • 3篇杨蓉蓉
  • 3篇严亚军
  • 2篇荣玉萍
  • 2篇唐桂珍
  • 2篇张元珍
  • 2篇吴国敏
  • 1篇邓莉萍
  • 1篇陈静
  • 1篇冯玲
  • 1篇甘红辉
  • 1篇韦涛

传媒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反应(NASBA)两种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RT-PCR和NASBA方法平行检测30例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30例新发现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均值分别为(5.188±0.703)Log/mL和(5.135±0.903)Lo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呈显著直线相关(r=0.811,P<0.000 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RT-PCR和NASBA方法检测HIV-1感染者病毒载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
严亚军梁科冯玲杨蓉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RT-PCR方法病毒载量
HIV感染患者CD_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通过了解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和HIV在体内复制水平,以便预测疾病进展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190例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68.31/mm3,标准差为223.45/mm3;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mm3 35例,占18.4%;50~200/mm3 40例,占21.1%;200~350/mm3 64例,占33.7%;>350/mm351例,占26.8%;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为1.95~7.0log/ml,均值为4.55log/ml,标准差为0.90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9例,占4.7%;3~4log/ml 39例,占20.5%;4~5log/ml 81例,占42.6%;>5log/ml 61例,占32.1%;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的升高,病毒载量呈降低趋势,通过相关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374,P<0.01)。结论新发现HIV感染者免疫机能差,病毒复制水平高,大部分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需要抗病毒治疗。
严亚军桂希恩荣玉萍杨蓉蓉梁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
不同疾病阶段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阶段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健康人群56例、52例HIV无症状者、70例HIV有相关症状者和77例艾滋病病人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艾滋病组、HIV有相关症状组和HIV无症状组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0.04±69.41)个/μl、(275.50±43.29)个/μl和(534.85±228.70)个/μl,与正常对照组(694.30±185.09)个/μ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另外,3组HIV感染者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艾滋病组、HIV有相关症状组和HIV无症状组的病毒载量分别为(5.02±0.75)log/ml、(4.37±0.83)log/ml和(4.07±0.83)log/ml,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CD_4^+T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而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因此,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变化可为HIV感染者的的疾病进展、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严亚军桂希恩荣玉萍杨蓉蓉梁科
关键词:HIV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
湖北省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前生存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前的生存时间,为儿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湖北部分地区HIV阳性儿童的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SPSS 20.0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HIV阳性儿童中,115例(75.7%)通过母亲传播给子女,包括85例(55.9%)母婴传播(母亲产前感染HIV)及30例(19.7%)母乳传播(母亲产后输血感染HIV并对所生婴儿进行母乳喂养)。自2004年开始,新发HIV阳性儿童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及时发现HIV阳性孕产妇,是2004年及以后HIV阳性儿童错过母婴传播阻断的主要原因。母婴、母乳、受血途径感染HIV儿童,ART前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年、11.8年、10.4年,通过母婴途径感染HIV的儿童,ART前的生存时间短于通过母乳途径、受血途径感染的儿童(P<0.05)。结论应提高湖北省孕检人群HIV的检测率,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并予以阻断。感染时机对HIV阳性儿童ART前的疾病进程有影响。
吴国敏韦焘唐磊钱瞻远赵丹何涛滕艳梁科
关键词:儿童艾滋病病毒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生存期
2004—2017年湖北省部分地区HIV阳性孕妇抗病毒治疗及母婴传播率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2004—2017年湖北省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孕妇确诊时机、抗病毒治疗(ART)及母婴传播率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现的HIV阳性孕妇及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及随访,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了解HIV阳性孕妇及婴儿的一般特征;通过趋势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讨HIV阳性孕妇确诊时机、ART及HIV母婴传播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湖北省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的HI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0.00%、13.64%、8.62%、2.74%、8.06%、4.36%、4.17%,呈下降趋势(Z=-2.463,P=0.014);产前确诊所占比例分别为46.67%、34.09%、55.17%、72.60%、75.81%、84.62%、91.67%,呈上升趋势,而产时确诊所占比例分别为6.67%、11.36%、12.07%、10.96%、3.23%、1.28%、2.08%,产后确诊所占比例分别为46.67%、54.55%、32.76%、16.44%、20.97%、14.10%、6.25%,均呈下降趋势(χ■=46.958,P=0.000);产前三联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20.00%、18.18%、17.24%、39.73%、69.35%、70.51%、81.25%,而产前单一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6.82%、22.41%、13.70%、1.61%、0、0,产时单次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6.82%、18.97%、5.48%、0、0、0,未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68.18%、41.38%、41.10%、29.03%、29.49%、18.75%,呈下降趋势(χ■=59.389,P=0.000)。HIV母婴传播率与孕前及早孕确诊占比呈负相关(r=-0.811,P=0.027),而与产后确诊占比(r=0.869,P=0.011)及孕妇未用药占比(r=0.830,P=0.021)呈正相关。结论母婴传播率、孕妇确诊时机、ART方案变化趋势均表明2004—2017年湖北省母婴阻断工作逐渐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关键在于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并及时给予ART,从而进一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董昱桂希恩陈静赵小平李红艳桑中连刘红梅彭应玉郭卫梁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母婴传播
湖北省536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HIV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为HIV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省部分县市发现的HIV阳性孕妇纳入本次研究,对发现的HIV阳性孕妇及其所娩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及随访,并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了解HIV阳性孕妇及婴儿的一般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536例(628孕次)HIV阳性孕妇,其中334例孕妇及其所娩345例婴儿纳入本次研究,共发现HIV阳性婴儿24例,阳性率6.96%(95%CI:4.27%~9.64%)。未阻断、仅人工喂养、仅婴儿服药+人工喂养、母婴均服药+人工喂养的HI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35.71%(95%CI:21.61%~51.93%)、8.82%(95%CI:2.08%~15.57%)、7.41%(95%CI:0.92%~24.22%)、0.48%(95%CI:0.01%~2.64%)。孕妇未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OR=14.484,95%CI:1.740~120.577,P=0.013)、母乳喂养(OR=6.542,95%CI:2.416~17.713,P=0.000)、孕妇产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OR=3.060,95%CI:1.076~8.703,P=0.036)是HIV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无阻断措施时,湖北省HIV母婴传播率较高,综合阻断措施(母婴均用药+人工喂养)能显著降低HIV母婴传播率。今后应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及时采取"孕妇产前三联服药+婴儿服药+人工喂养"方案,进一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董昱桂希恩唐磊刘佳荣谭震鲍志军廖红春段志洲韦焘梁科
关键词:HIV孕妇母婴阻断影响因素
2004-2016年湖北省520例HIV阳性孕妇流行病学特征及终止妊娠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探讨终止妊娠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HIV母婴阻断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004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HIV阳性孕妇进行调查和随访,收集其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检测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合并感染状况,并对HIV阳性孕妇丈夫/性伴HIV感染状况进行检测,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0例HIV阳性孕妇共妊娠603次。HIV阳性孕妇首次妊娠时,92. 88%已婚,74. 04%尚无子女。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率分别为7. 67%、4. 69%、3. 40%,其丈夫/性伴HIV阳性率为26. 02%,性途径感染者472例(90. 77%),2004-2016年,性途径感染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血途径感染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之后仅零星发现。2011年首次发现通过母婴途径感染HIV的孕妇。在2004-2007、2008-2011、2012-2016年三个时间段,产前确诊孕妇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孕早期确诊孕妇所占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比例为44. 94%,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比例逐年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P=0. 009)、已有子女(P=0. 000)、年龄≤20岁(P=0. 016)是HIV阳性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性传播是湖北省HIV阳性孕妇感染HIV的主要途径。需加大孕期HIV筛查力度,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随着HIV阳性孕妇选择终止妊娠率的下降,应为HIV阳性孕妇提供更优质的阻断服务。
吴国敏桂希恩李家兵刘佳荣唐桂珍彭应玉李蓉刘正韦涛梁科
关键词:孕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病学终止妊娠
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母婴传播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妇女孕前或孕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所致的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中部地区部分县市及新疆伊宁市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及其分娩的322例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HIV亚型及母婴传播率。采用y。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77例孕前或孕期感染HIV的女性中,199例为血液途径感染,其中174例HIV亚型检测成功,均为B’亚型,而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78例女性中,58例HIV亚型检测成功,以重组型CRF01-BC和CRF—AE为主,分别为35例(60.3%)和20例(34.5%),仅3例(5.2%)为B’型。322例子代中接受HIV检测前死亡12例,余310例接受HIV检测的子代中108例为阳性,HIV母婴传播率为34.8%(95%CI:29.5%~40.1%);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工喂养者的子代HIV阳性率低于母乳喂养者[12.5%(6/48)与38.9%(102/262),X^2=12.484,P:0.000];母亲感染HIV的年限〈7年者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感染年限≥7年者E28.8%(46/160)与54.2%(32/59),X^2=12.21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感染HIV年限(OR=1.342,95%CI:1.189~1.515,P=0.000)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OR=1.137,95%CI:1.053~1.227,P=0.001)是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HIV感染后HIV亚型与其传播途径有关。人工喂养可以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女性HIV感染年限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久可增加HIV母婴传播率。
梁科桂希恩张元珍邓莉萍热孜艳·斯拉夫严智昭王胜勇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HIV感染疾病传播
HIV阳性孕妇所生子女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孕妇所生子女低出生体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国HIV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河北、山西部分县市及新疆伊宁市发现的HIV阳性孕妇及其子女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子女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608名子女中,低出生体重31人(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子女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包括:阻断方案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PI)[比值比(OR)=4.491,95%可信区间(CI):1.336~15.093]、子女HIV阳性(OR=4.652,95%CI:1.547~13.995)。结论应尽早发现HIV阳性孕妇并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同时应警惕PI类药物对子女出生体重的影响,做好早期预防和管理,以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向艳妮桂希恩韦焘热孜艳.斯拉夫刘佳荣明方钊甘红辉程欢吴波梁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妇低出生体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孕妇终止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1年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主要途径。我国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HIV阳性妇女有婚姻和生育自由,并提供免费抗反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尽管采取综合阻断措施(ARV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后HIV的母婴传播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故国内外均有部分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改进HIV母婴阻断工作,开展了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梁科桂希恩张元珍热孜艳·斯拉夫刘佳荣唐桂珍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MMUNODEFICIENCY妊娠情况孕妇阻断母婴传播《艾滋病防治条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