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8006)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建新于胜尧宫江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麻粒
  • 1篇麻粒岩
  • 1篇高压麻粒岩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篇宫江华
  • 1篇于胜尧
  • 1篇张建新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高压/超高温麻粒岩中金红石Zr温度计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文中对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巴什瓦克地区的高压麻粒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薄片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运用电子探针和薄片原位LA-ICP-MS两种实验方法测得巴什瓦克高压麻粒岩中的金红石Zr含量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对比研究表明,经过压力校正的Thomkins等(2007)的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算公式更适合本区高压麻粒岩温度的计算,而采用Zack等(2004)和Watson等(2006)的公式计算的温度分别比前人通过传统温度计获得的温度结果偏高和偏低。按照Thomkins等(2007)的金红石Zr含量温度计算公式,以压力为2 GPa计算获得,巴什瓦克地区新鲜高压麻粒岩样品中金红石Zr含量温度为890-962℃,被解释为代表了高压麻粒岩峰期的变质温度;而以压力为1GPa计算得出,退变高压麻粒岩样品中金红石Zr含量温度为764-822℃,代表了晚期中温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的变质温度。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巴什瓦克地区的高压麻粒岩经历了峰期超高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中温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叠加。
于胜尧张建新宫江华
关键词:高压麻粒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