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00112)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晓岚徐占品刘颖李军于会珍更多>>
- 相关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灾害信息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自然灾害一般可以分为潜伏期、发生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灾害信息传播工作应结合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公众的信息需求,整合传播内容,明确每个阶段信息传播的重点与核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作用。概括来说就是:灾害潜伏期以科普宣传、预警发布为主;发生期以维持稳定、有利救援为主;恢复期以跟踪重建、关注整改为主。
- 刘晓岚徐占品陈晓一
- 关键词:灾害信息传播潜伏期发生期
- 对农科技传播的瓶颈及对策——河北农村地区防震减灾意识的调查
- 2011年
- 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传播内容的特殊性,科技传播一直未能成为媒体传播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科技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 徐占品于会珍刘晓岚
-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技知识
- 我国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发展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科普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普及方式和传播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媒介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普网站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1]。本项目组在分析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网站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学地震科普网站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
- 刘颖刘晓岚李军
-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科普网站地震灾害网络科普科普宣传
- 地震灾害突发期意见领袖的媒介呈现
- 2011年
-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重、伤亡大。地震能引发海啸、山崩、滑坡、地陷、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同时也能引发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衍生灾害,
- 刘晓岚刘颖石建辉
- 关键词:地震灾害意见领袖媒介社会生活秩序自然灾害
- 灾害救助网络动员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网络动员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动员模式中公众信息素养提升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并存,网络舆论动员与网络行动动员共举的现状,提出建构灾害救助网络动员的理想模式需要培养多元化与权威性的网络动员主体,把握网络动员主体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份,建立法律依据、政策监管、公众监督和媒体干预的立体保障。
- 刘晓岚李军
- 关键词:防灾救灾社会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