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30) 作品数:9 被引量:79 H指数:4 相关作者: 赵志琦 刘丛强 张东 丁虎 范百龄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芽孢杆菌SeRB-2还原亚硒酸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Se(IV)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兼性厌氧菌Bacillus sp.SeRB-2对亚硒酸钠的还原动力学。通过指数方程模型、对数方程模型和米氏方程模型的分析可知,Se(IV)的细菌还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还原反应主要集中在对数期和稳定生长前期,米氏方程模型能更好的反映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过程。通过对不同Se(IV)浓度下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分析发现,当Se(IV)浓度较低时,Km值较小,Vmax值较大,这表明Se(IV)浓度越低,还原亚硒酸盐的酶与Se(IV)的结合能力越强,此时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速率越大、还原效率也越高。在本研究中,当Se(IV)浓度为1mmol/L时,其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0%,能够有效去除或降低Se(IV)污染,说明该菌在Se(IV)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上具有应用潜力。 袁永强 朱建明 刘丛强 雷磊关键词:亚硒酸盐 动力学 黄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 被引量:14 2017年 于2012年7~8月采集黄河流域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通过分析水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河水主要来源的变化以及其对流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除源头河水外,黄河干流河水δD值变化范围为-97.2‰^-62.9‰,均值为-72.2‰,δ^(18)O值范围为-13.0‰^-8.7‰,均值为-9.9‰,d盈余值为4.1‰~11.0‰,均值为7.0‰;支流河水δD值范围为-103.8‰^-30.5‰,均值为-68.9‰,δ^(18)O值范围为-13.7‰^-1.5‰,均值为-9.2‰,d盈余值为-18.5‰~13.2‰,均值为4.5‰.黄河干流兰州段以上以及中游河水氢氧同位素均值均偏负,而兰州至头道拐和下游河水氢氧同位素均值偏正,但河水氘盈余均值呈现由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黄河干流和支流河水Na^+/Cl^-摩尔比值范围为0.94~3.02,源头区黄河干流河水Na^+/Cl^-摩尔比均值为1.02,兰州段以上均值为1.58,兰州至头道拐间均值为1.30,中游均值为1.79,下游均值为1.41.河水Na^+/Cl^-摩尔比值与河水δ^(18)O值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黄河河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蒸发作用等控制.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2000年以来黄河河水年径流量逐渐增加,上游河水受二次蒸发过程影响在降低,中游和下游河水受蒸发作用影响在减弱,显示区域气候干旱状况有所降低. 范百龄 张东 陶正华 赵志琦关键词:黄河流域 氢氧同位素 大气降水 气候变化 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高还原耐受亚硒酸盐菌 被引量:4 2014年 文中研究了高硒碳质泥岩中的3株细菌Bacillus licheni formis SeRB-1、Bacillus sp.SeRB-2和Arthrobacter sp.SeRB-3耐受亚硒酸盐的能力。研究表明,低浓度的Se(IV)(〈25mM)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Se(IV)(〉100raM)起抑制作用。随着Se(IV)浓度的增加,细菌生长的倍增时间延长、增长速率变小、抑制率增大。但细菌耐受Se(IV)的能力可通过不断驯化来有限度的提高。实验得出了其还原耐受亚硒酸盐的浓度高达800mM,抑制细菌生长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也达到了102.48~150.24mM,可以认为细菌SeRB-1、SeRB-2、SeRB-3为高耐受亚硒酸盐菌。通过透射电镜对细菌的形貌观测发现,在Se(IV)胁迫下,在靠近细菌壁、膜附近位置生成大量的元素硒,这些元素硒的生成可能是细菌为减少Se(IV)毒害而产生的解毒机制;实验中还发现疑似甲基化气体生成,视为其解毒或脱毒的另一机制。因此,本研究成果对于高硒污染区域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袁永强 朱建明 刘丛强 雷磊关键词:细菌 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4 2016年 借助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对南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不同水体δD、δ^(18)O、氘盈余值(d-excess)和氚同位素(T)值差异明显,深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4.0‰、-9.4‰、1.5‰和8.73TU,浅层地下水均值分别为-72.1‰、-8.8‰、-1.9‰和17.46TU,河水均值分别为-71.3‰、-8.9‰、-0.4‰和18.60TU,工业废水均值分别为-68.3‰、-7.2‰、-10.7‰和21.11TU;(2)补给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8.08‰、-9.24‰和5.84‰,径流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62.30‰、-8.50‰和5.66‰,排泄区深层地下水δD、δ^(18)O和d-excess年均值分别为-75.14‰、-10.26‰和6.94‰;(3)深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断层导水裂隙带补给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源包括大气降水和河水,受污染河水通过河流侧渗方式补给浅层地下水;(4)受河水影响的深层地下水氘盈余值变低,T含量升高,因此结合氘盈余值与T含量可以很好地识别区内深层地下水污染过程。 贾新生 张东 赵志琦关键词:氢氧同位素 黄河流域河水中氟的来源及其转化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河水中氟(F^(-))的迁移转化是表生环境氟暴露的重要过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揭示黄河流域河水中氟的地球化学行为,本研究分析了黄河水中F^(-)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阐释了黄河水F^(-)含量变化与水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利用氧同位素组成揭示F^(-)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干流河水F^(-)含量与Cl^(-)含量、TDS及δ^(18)O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但相关性特征在吴堡河段出现反转。吴堡河段以上河水的F^(-)含量与Cl^(-)含量、TDS含量及δ^(18)O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吴堡以下则转为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相反关系说明黄河河水F^(-)含量的沿程变化分两阶段控制,吴堡以上河水F^(-)含量变化主要受蒸发作用和蒸发盐溶解控制,吴堡以下河水F^(-)含量主要与地下水的补给有关。 范百龄 杨香琴 石晓磊 陶正华 张东 赵志琦关键词:黄河流域 氧同位素 地下水补给 不同气候带花岗岩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2016年 本研究选择中国东部主要的花岗岩分布区中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和热带的8个花岗岩风化壳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不同气候环境下花岗岩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REE)的分布规律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气候带的花岗岩风化壳的REE分布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风化产物的REE总量相对基岩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且都表现出轻稀土(LREE)相对重稀土(HREE)富集以及一定程度的Eu负异常。由于REE的迁移和淋滤,导致其在风化壳内的再分配。通常REE在半风化层富集,p H值和粘土矿物含量等内因变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对于少数表层REE富集的现象,如SD-DG、HN-3剖面,气候环境与地质条件等外因则是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的风化壳(QHD-1,HN-3),以基岩为标准,容易发生HREE富集的轻、重稀土分异的现象。大部分花岗岩风化壳中,Ce通常在剖面上部出现正异常,而在下部出现与之互补的Ce负异常。 杨骏雄 刘丛强 赵志琦 丁虎 刘涛泽 涂成龙 范百龄 黄露关键词:花岗岩风化壳 分异 气候 沁河流域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2016年 选择我国北方小流域(沁河)作为研究对象,分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2月)采集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结合野外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等方法,辨析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阐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河水溶解组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沁河流域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丰水期当量浓度占比均值分别为45%和41%,平水期分别为43%和41%。阴离子主要以HCO_3^-和SO_4^(2-)为主,丰水期当量浓度占比均值分别为46%和39%,平水期分别为55%和27%。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_3^--SO_4^(2-)-Ca^(2+)-Mg^(2+)。(2)丰水期河水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65.4‰和-8.76‰,平水期河水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64.6‰和-8.68‰,大气降水是沁河河水主要补给来源,部分水体由于蒸发作用表现为富集氢氧同位素。(3)丰水期和平水期河水[SO_4^(2-)]/[HCO_3^-]当量浓度比值均值分别为0.96和0.54,[Ca^(2+)+Mg^(2+)]/[HCO_3^-]当量浓度比值均值分别为1.88和1.78,硫酸参与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过程,硫酸的来源包括酸雨和硫化物矿物氧化等。(4)沁河流域下游河水NO_3^-和THg含量逐渐升高,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活动等。 秦勇 张东 赵志琦关键词:岩石风化 Rock chemical weathering by sulfuric acid: pathway, method and prospect 2017年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ulfuric acid-based carbonate weathering in global CO_2 sequestration of climate changes, w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pathway of sulfuric acid in rock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its feedback mechanism for global warming. We showed the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te amount of sulfate flux,accounting for the sulfuric acid resulted from sulfide oxidation. Finally, we pointed out some prospects for further detailed work on the exact calculation of the sulfate fluxes for the CO_2 net-release. Dong Zhang Zhiqi Zhao寒温带流域硅酸盐岩的风化特征--以嫩江为例 被引量:17 2013年 测定了嫩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组成(Ca2+、Mg2+、Na+、K+、HCO3-、SO42-、Cl-),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石风化、大气降水、人为输入对河水溶解质的相对贡献,并对整个流域以及各子流域的岩石风化速率和CO2消耗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嫩江水系河水呈弱碱性,pH平均值为7.5;阳离子以Ca2+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0%;阴离子以HCO3-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85%。河水中的阳离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约38%)和碳酸盐岩风化(约32%),其余来源于蒸发岩溶解(约25%)和人类活动(约5%)以及大气降水输入(<1%)。嫩江流域硅酸盐岩风化速率约为1.37t·km-2·a-1(TDS硅酸盐岩),硅酸盐岩风化对大气CO2的消耗速率约为40.1×103mol·km-2·a-1。 刘宝剑 赵志琦 李思亮 刘丛强 张干 胡健 丁虎 章倬君关键词:寒温带 嫩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