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7408)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红芳王衍棠郭丽华钟广见杜德莉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构造格架及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中建南盆地地处南海西部,断层、火山岩体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成演化影响很大,剖面上表现为由4个不同结构特征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平面上呈现北北东-北西走向,形态呈菱形,既具有走滑盆地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拉张盆地的地质特征。盆地整体以一个主要坳陷和两个次级坳陷为中心,穿插缓坡低隆起,形成隆坳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走滑方向不同,对盆地演化的影响截然不同,左旋引起挤压,而右旋则造成盆地拉张沉降。在拉张和剪切两种应力改造作用下,经过了多次抬升、沉降的旋回,形成走滑-拉张复合型盆地。
- 高红芳陈玲
- 关键词:新生代中建南盆地
-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被引量:14
- 2006年
-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 高红芳杜德莉钟广见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沉降史
-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20
- 2007年
- 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承接了南海北部陆坡和南沙海域构造域的地质特点,并受到南海西缘大断裂的控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中建南盆地新生代陆相、过渡相、海相各种沉积体系发育;具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沼泽、泻湖、浅湖(海)—半深湖(海)、半深湖(海)—深湖(海)环境;地温梯度中—高,有利于干酪根成熟;河流、扇体、三角洲砂体和风化基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全球地球动力体系联合作用控制,以及南海海底扩张运动产生的区域性应力影响,盆地演化过程具有多旋回发育的特点,导致发育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断裂体系和多种类型圈闭。以上各种地质要素为盆地含油气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储存空间。同时盆地具有明显油气显示。据国内外地震勘探资料,发现在盆地西北隆起带及盆地中部、南部等多处地方都有气显示,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等在该区海底表层柱状样品中先后发现了碎块状沥青,断面新鲜,经荧光显微镜鉴定为油脂沥青,证明中建南盆地具有油气生成的潜力。因此,中建南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具备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 高红芳王衍棠郭丽华
- 关键词:中建南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油气远景
- 南海北缘东部中生代沉积及油气条件分析
- <正>南海北部陆缘以往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主要是针对新生代以来的目的层,随着科技进步和勘探调查程度的深入,在南海北缘东部潮汕坳陷及邻域,发现一套厚达7000m以上的中生代海相沉积,这套沉积层与上覆新生代沉积截然不同,在中生...
- 杜德莉万荣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