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8)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1H指数:7
- 相关作者:程尼娜程妮娜高福顺宋卿王晓静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海疆史研究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0
- 2014年
- 中国古代疆域问题涉及对中国古代王朝民族成分构成、国家结构形式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对此中外学界存在巨大分歧,这其中既有因学术传统、学术视角不同而引起的学术争论,也有从现代国家利益出发,无视中国古代历史实际,具有政治目的的所谓“学术”争论。当前在中国日益崛起的时代,无论是传统的陆疆问题,还是以往并未引起学界充分重视的海疆问题,越来越受到不同领域的关注,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热点问题。2013年8月吉林大学召开了“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研究”高层学术论坛,汇集了国内研究东南西北各个边疆地域历史的知名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中国古代疆域具有共性和特性的问题。
- 李国强
- 关键词:海疆古代王朝学术争论学术视角政治目的
- 明代女真朝贡制度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明代女真朝贡制度一经建立便很快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先后经历了建构、发展、整顿、破坏,以及由女真羁縻卫所朝贡制度演变为敕书朝贡制度的不同阶段。明朝将女真朝贡制度纳入王朝政治体系,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明前期)共同管理女真朝贡制度。其全力经营女真朝贡制度的主要目的:一是为营建"大一统"的国家规模;二是将女真朝贡制度纳入东北边疆的防御体系,防范和牵制北方蒙古部。从女真朝贡制度运作过程看,政治功能占主导地位,经济活动居次要地位,因此将女真朝贡活动简单地定位为女真朝贡贸易活动是不准确的。
- 程尼娜
- 关键词:明代女真朝贡制度大一统政治功能
- 清代北方边疆建置研究——以蒙古地区扎萨克制度为中心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民族大融合的建置体系,得益于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置,包括蒙古地区的扎萨克制度。清政府通过扎萨克制度将蒙古各部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及外扎萨克蒙古等。扎萨克制度的实行,使清政府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有效统治,迎合了清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蒙古各部成为抵御沙俄入侵的屏障,维护了清朝北方边疆的安全。
- 彭瑞轩费驰
- 关键词:清代
- 张博泉著《甫白文存》评介
- 2012年
- 2010年7月,吉林大学历史系张博泉先生的个人文集《甫白文存》正式出版。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余太山先生主编的《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丛书之一,由余太山先生做总序。张博泉先生是我国著名金史专家、地方史学家。辽宁省辽阳县人,1926年1月28日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西丰镇,2000年10月9日,因病逝世于长春,终年74岁。1959年,
- 宋卿
- 从“天下”到“大一统”——边疆朝贡制度的理论依据与思想特征被引量:13
- 2016年
- 古代王朝边疆朝贡制度的理论思想,发端于传统的"天下观"与"服事制",核心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汉族统治集团汲取了"华夷之辨"思想中"华夷一体"与以"华"为根本的因素,注重强化边疆朝贡制度的政治统属性。在各族王朝经营边疆朝贡制度的过程中,"同服不同制"思想对部落、古国朝贡形式向羁縻建置朝贡形式演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修德怀柔远夷"、"厚往薄来"、"恩威并行"思想与王朝固边安邦的治边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稳定了边疆统治秩序;北方民族王朝奉行的"重威辅恩"思想对边疆朝贡制度向民族地区建置的转变,进而实现中央集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 程妮娜
- 关键词:朝贡制度大一统华夷之辨天下观
- 元代岭北行省官员选任及漠北地区治理
- 2018年
- 漠北地区对于元朝来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战略价值,因此,元朝对岭北行省官员选任十分重视,形成了一定的原则,即选拔具有一定能力的蒙古人或色目人贵族来担任行省官员,同时又尽量避免同一家族成员同时或相继出任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官员作为元朝中央政府与漠北地区的纽带,能够执行元廷的政策,实现朝廷对漠北的有效治理,从而密切了漠北地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 彭瑞轩费驰
- 关键词:元代
- 天下·国家·边疆民族
- 2016年
- 秦汉以后,"天下"包括中国王朝与他国,不可因文化、族群与汉人不同,就简单地将王朝的边疆民族(内夷)与"天下"内的邻国(外夷)相等同。在传统国家形态下生活在边疆的各族群和政权,长期接受王朝的政治统辖,统辖形式有一个由羁縻制向直接统治变化的过程。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建立政权和王朝的北方民族,都是长期受羁縻统辖的边疆民族,他们在推进边疆统辖机制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的认识基础是政治统辖,然后才是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因素,切不可颠倒与混淆。
- 程尼娜王万志
- 关键词:边疆民族
- 辽代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相关问题考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利用新解读的辽代契丹文石刻资料研究成果,与汉文石刻资料及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对《辽史》的《皇族表》、《皇子表》及传、纪中关于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记载不清楚的问题及错误予以匡正,搞清了痕得瘾.帖剌、解里宁.蒲古只和曷鲁宁.匣马葛三个历史人物的父子关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三个人物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三个人的争议问题。同时,纠正了《辽史》中的某些错误记载,也纠正了以往学界对《耶律羽之墓志》的误读,厘清了辽皇族六院部夷离堇房复杂的世系,列出清楚的世系简表。又对帖剌与玄祖被害案、蒲古只与释鲁被害案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 韩世明
- 辽朝黑龙江流域属国、属部朝贡活动研究
- 辽朝在征服、招抚黑龙江流域乌古、敌烈、鼻骨德、五国部等族群之后,相继建立属国属部制度,并将其纳入王朝"道"一级行政区划之中,各属国属部在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统辖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朝贡活动。辽中期建立起管理属国、属部的地方机构,...
- 程尼娜
- 文献传递
- 金太宗时期女真人内徙考被引量:2
- 2015年
- 伴随金对辽、对宋战争的胜利,金朝的占领区域空前扩大。出于对占领区军事、政治统治的需要,金太宗时从东北地区迁徙大量女真人,以军事屯驻和政治移民两种形式入主中原。屯驻的女真人遍布于淮河以北地区,而其他女真民户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和山东省,其次为今北京市和天津市。太宗时期约有百万女真人口迁离本土,是有金一代女真人内徙中原规模最大的一次。女真人的南下,加快了边疆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交流融合,在提高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 郝素娟
- 关键词:女真人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