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70008)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游彪陈胜乔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宋代
  • 2篇佛教
  • 1篇政治伦理
  • 1篇僧尼
  • 1篇史料
  • 1篇史料价值
  • 1篇史述
  • 1篇宗教
  • 1篇宗教仪式
  • 1篇详略
  • 1篇伦理
  • 1篇教仪
  • 1篇建置
  • 1篇法条
  • 1篇北宋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3篇游彪
  • 1篇乔楠
  • 1篇陈胜

传媒

  • 1篇史学集刊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史学史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宗教仪式与政治伦理——宋代佛教戒坛的建置及其象征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戒坛是剃度出家人的场所,也是佛教寺院的重要附属设施。在宋代,政府严格控制佛教戒坛的创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的戒坛逐渐增加,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记载的戒坛数量,似乎都是不准确的。资料显示,在宋代,戒坛的设置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应该是在政府的严格监控下进行的。在佛教较为发达的区域,戒坛大体上应该是以州级行政机构为基本标准设置的,而在佛教相对不那么普及的地区,大体上应该是若干个州设立一座戒坛,供该地区僧尼、沙弥剃度之用。一年一度的剃度仪式隆重而庄严,充分体现了这一活动所具有的宗教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宋朝政府将出家人的剃度仪式与各级政府庆贺皇帝生日的活动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将宗教活动与世俗庆典结合了起来,使受戒活动更显隆重,也使戒坛成为具有高度政治象征意义的场所。
游彪
关键词:宋代佛教宗教仪式政治伦理
史述详略之间:北宋大朝会初探被引量:1
2015年
大朝会是古代朝会中最为隆重的仪式,凸显出以皇帝为绝对核心的礼仪构造,其仪制分为朝见仪与宴会仪,前者体现君王威仪,后者凸显君臣融洽。通过《文献通考》、《宋史》等基本史料,可以梳勒出北宋大朝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太祖太宗时期、仁宗天圣年间以及神宗元丰年间。史述之"详"点明了北宋大朝会的重点所在,"三阶段"以外的其他各朝也并非可以忽视;史述之"略"则为考察"三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整体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史述的详略,可以更好地考察北宋大朝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分期形态及特点。
陈胜乔楠
关键词:北宋
宋代有关僧尼的法条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历代王朝对于佛教的管理体制可谓各具特色,在唐宋之际呈现明显的法制化趋势。唐代之前,主要属于零散的、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性质的措施;宋朝以后,管理僧尼的行政措施日益严密。从客观上看,宋代有关寺院、僧尼的法制逐渐完善,既严格规范了宗教团体的行为,也便于政府更加有效地管理出家人,无论是对寺庙、道观,还是对各级政府部门,都是十分有利的,这对中国古代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彪
关键词:僧尼法条
《碛砂藏》宋人题记的史料价值初探
2011年
《碛砂藏》的题记是宋人捐款雕刻经版流传下来的,虽然雕刻佛经的时间不一,但这些题记所涉及的主题有很多却是相通的,都是宋人为求得佛教神灵的庇佑而撰写的文字。这些题记无疑是捐款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尤其表现了他们生存的精神状态。这些题记表现的内涵大概不止为平江府一地所独有,对东南地区来说,恐怕均具有典型的意义。分析这些题记所留下的个案,有助于解读南宋时期以平江府为代表的东南地区的历史。《碛砂藏》题记是宋代民间流传下来的重要文献,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游彪
关键词:史料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