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501-232)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郝仕龙李春静曹连海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黄土丘陵区耕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耕地利用和保护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针对黄土高原耕地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以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利用的特点,构建了耕地系统的熵流模型,耕地利用效益、光合转化效益及生态效益是影响该区域耕地系统有序性的关键。以上黄试区为例,分析了该试区不同时期耕地系统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从"六五"时期至"十五"时期,通过对该试区耕地系统进行综合治理,耕地系统的熵值逐步减少,其不同时期的熵变值分别为-0.6524、-0.1988、-0.3421、-0.2664和-0.2900,表明耕地系统的有序性、稳定性逐步提高。
- 郝仕龙曹连海李春静
- 关键词:耕地利用耗散结构理论黄土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