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3KJB180065)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5
- 相关作者:戴传超王安琪赵沫袁志林勇应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六种金属离子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研究工业发酵中常见的Ca2+、Zn2+、Mn2+、Fe3+、Cu2+及Co2+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在10-4~10-2mol/L范围内促进菌体生长,但抑制AA产量。Mn2+浓度为5×10-4mol/L时AA产量达到最大,但对菌体生长都有抑制作用。Zn2+在3×10-6mol/L浓度时AA产量达最大,而生物量的变化不大。Fe3+浓度为5×10-5mol/L时,生物量达最大,而AA产量受其抑制,Cu2+浓度为5×10-6mol/L时菌体生物量和AA产量同时达到最大。Co2+在10-7mol/L浓度时生物量及AA产量同时达最大。
- 王安琪戴传超陈佳昕姚俊杰
-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金属离子
- 用有机废水培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丝状菌
- 2004年
- 比较八种丝状菌在黄泔水中培养的脂肪酸组成,发现轮梗霉含有花生四烯酸、γ-亚麻酸和二十碳五烯酸。选择轮梗霉作为出发菌株,探讨了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黄泔水稀释倍数对轮梗霉菌丝生长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获得最大菌丝产量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5倍、添加20g/L葡萄糖、0g/L氮源、培养8d。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大含量与最大生物量条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为获得低成本的食用菌丝以及综合利用黄泔水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 戴传超袁志林王安琪
-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Γ-亚麻酸
- 高产花生四烯酸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以轮梗霉紫外诱变突变株A1.13为出发菌株,制备其原生质体并连续采用紫外线、微波及硫酸二乙酯作为诱变剂进行多轮诱变,通过15℃低温和0.12g/ml乙酰水杨酸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得到花生四烯酸稳定提高的突变株MW40+DES20II-4,其花生四烯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从出发株的8.034%提高到15.098%。采用5L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其生物量、油脂产量和花生四烯酸产量分别达到12.252、4.307g/L和604.557mg/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96%、56.39%和193.924%。通过突变株的脂肪酸组分分析,认为多轮诱变对于脂肪酸生产菌是有效的育种手段。
- 赵沫戴传超王安琪陶杰勇应辉
-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 菌种储藏温度及菌种活化对头孢霉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 2004年
- 为了获得高含量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不同储藏温度对头孢霉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进行研究。将菌种储藏在20℃,4℃和-20℃三种温度下,比较不同储藏时间及菌种活化对菌丝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储藏温度、时间及发酵前菌种是否活化都影响脂肪酸组分。发酵前活化菌种,DHA含量均在10d达到最大;不活化菌种,20℃储藏菌种,DHA在20d可以达到最大;4℃,在25d可以达到最大;-20℃,在5d可以达到最大。除4℃外,其它两种温度下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化和DHA变化趋势均一致。20℃,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18∶3/18∶2的变化与DHA变化一致。-20℃储藏菌种,如发酵前不活化菌种,其DHA,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变化幅度均为六组最小,可能在这种温度下,菌丝调节脂肪酸变化的能力受到损伤。本研究可以为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理论参考。
- 戴传超袁生史央
- 关键词:头孢霉脂肪酸组分二十二碳六烯酸
- 用豆制品废水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被引量:6
- 2004年
- 为探讨用豆制品废水生产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黄泔水稀释倍数对轮梗霉产这两种脂肪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EPA高产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6倍、添加30g/L碳源、2g/L氮源、培养8d。有利于AA高产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5倍、添加10g/L碳源、1g/L氮源、培养4d。最大生物量获得条件和产脂肪酸最佳条件不一致。进一步优化条件,有希望通过豆制品废水获得低成本的EPA和AA产品。
- 戴传超袁志林王安琪
- 关键词:豆制品废水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脂肪酸
- 轮梗霉高产花生四烯酸的诱变育种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分别通过15℃的低温和0.09mg/ml乙酰水杨酸的筛选作用,筛选到两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有较大提高的菌株,分别为LT1.12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46.41%)和A1.13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53.15%)。通过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确定乙酰水杨酸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筛选条件。并对用乙酰水杨酸筛选到的A1.13菌株进行了传代稳定性实验,证实A1.13菌株花生四烯酸产量提高这一性状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 王安琪戴传超赵沫赵庆新周雷磊
-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