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NY[2009]3064)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明王小利段建军王震赵柳军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蚯蚓
  • 1篇胸径
  • 1篇养分
  • 1篇造纸
  • 1篇造纸污泥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时期
  • 1篇投放量
  • 1篇去除率
  • 1篇重金属处理
  • 1篇重金属富集
  • 1篇污泥
  • 1篇绿竹
  • 1篇金属处理
  • 1篇金属富集
  • 1篇放量
  • 1篇撑绿竹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产品...

作者

  • 2篇段建军
  • 2篇王小利
  • 2篇杨明
  • 1篇刘鸿雁
  • 1篇张崇玉
  • 1篇范敏
  • 1篇赵柳军
  • 1篇王震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蚯蚓对造纸污泥的养分和重金属处理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造纸污泥含有大量的养分和重金属等物质。试验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蚯蚓投放量对污泥中养分和重金属的处理效应。结果表明:蚯蚓的最佳投放量为中等投放量(22.5 g kg-1)。经过84天处理后,造纸污泥中有机质大量分解,最高分解率为24.95%;全量N、P、K的含量增加,其最大增量分别为2.65 g kg-1、0.64 g kg-1和0.32 g 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最大减幅依次为24.78%、30.40%和10.77%。经蚯蚓处理后造纸污泥中重金属Mn、Cu和Zn的最大去除率依次为28.80%、28.80%和35.34%,蚯蚓体内Mn、Cu和Zn最高增加了8.03%、23.49%和27.06%,Mn、Cu和Zn的K值均小于1.0,其中Mn>Zn>Cu,说明蚯蚓对重金属Mn、Cu和Zn有明显的去除效应。
王小利黄春段建军杨明郭端华
关键词:造纸污泥蚯蚓投放量养分重金属去除率
撑绿竹施肥时期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通过对撑绿竹不同施肥时期处理的立竹数、胸径和秆材产量进行比较,寻求撑绿竹最佳的施肥时期。结果表明:与处理5(3、8、12月三次/a)的2007-2009年累计产量(25523.5.kg/hm^2)相比,处理4(3、8月两次/a)、处理1(3月一次/a)、处理2(8月一次/a)和处理3(12月一次/a)的累计产量依次降低了7.3%、27.7%、30.8%和34.9%。一年施用3次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撑绿竹的立竹数和产量,其次是一年施用2次,一年施用1次对立竹数和产量的增加效应较低。一年施用1次的时候,在3月施用效果要比8月和12月的要好。不同施肥时期处理对撑绿竹胸径的影响与立竹数和产量的基本一致。在生产实际中,考虑到劳力和费用问题,可以在3月和8月各追肥1次。
王小利段建军杨明郭端华方洪刚张崇玉
关键词:撑绿竹施肥时期胸径
竹浆造纸污泥蚯蚓生物处理的培养条件与重金属富集被引量:3
2010年
竹浆造纸污泥产生量大,处置成本高,利用蚯蚓处理造纸污泥是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处理方法,利用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还可以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效果。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湿度、接种密度、污泥厚度和处理时间对蚯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污泥蚯蚓生物处理的最佳培养参数为湿度85%,蚯蚓接种密度10条,污泥厚度6 cm,处理天数60天,其中,污泥的湿度对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影响较大;蚯蚓能有效降低污泥中重金属Cd、Pb、Zn的含量,对Cu、Mn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处理后的造纸污泥重金属符合农用标准,可作为撑绿竹等造纸原料的有机肥源,实现造纸污泥的资源化。
范敏郭端华王震赵柳军刘鸿雁
关键词:蚯蚓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