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J02)

作品数:22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方竞朱旭晨杨新天布小继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燕山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学

主题

  • 15篇文学
  • 9篇文学批评
  • 7篇左翼
  • 7篇左翼文学
  • 6篇左翼文学批评
  • 6篇穆木天
  • 4篇代文
  • 4篇新文学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4篇中国新文学
  • 4篇散文
  • 4篇现代文
  • 4篇现代文学
  • 4篇苦闷
  • 4篇《苦闷的象征...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散文观
  • 3篇现代文学批评
  • 3篇小说
  • 3篇理论资源

机构

  • 22篇汕头大学
  • 9篇燕山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2篇陈方竞
  • 9篇朱旭晨
  • 1篇布小继
  • 1篇杨新天

传媒

  • 5篇福建论坛(人...
  • 5篇燕山大学学报...
  • 4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励耘学刊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新文学关系考辨被引量:3
2008年
厨川白村文艺论著自"五四"以来进入中国,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从中可以看到学院文化、社会文化认识或接受的不同,看到鲁迅与周作人截然有别的认识和理解及其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鲁迅译介《苦闷的象征》等文艺论著具有独立特征,使之在中国新文学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并显示出他与厨川之间的差异;他通过与俄国文学的联系,深化了厨川文艺论著蕴含的生存意志论、生命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体现了中国新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独立形态和意义。
陈方竞
关键词:《苦闷的象征》中国新文学穆木天
理论思考的深化与“理论局限”的成因——胡风左翼文学批评再认识(二)
2012年
胡风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方法"持续深入的认识,与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卢卡契文艺观有深刻联系,这在他对"同路人"的思考上得到集中表现。因此,胡风文学批评局限又是以"自相矛盾"方式表现出来的。在近些年的"胡风文学批评"研究中,胡风并非真正"自我"和"有根"的话语方式颇受訾议。对于"胡风理论局限"的形成根源,更需要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生成和发展流程上认识,更需要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局限的思考中得到认识上的深化。
陈方竞朱旭晨
日本文化取向:鲁迅、周作人新文化倡导“差异”的形成与表现被引量:1
2009年
五四新文化倡导中鲁迅与周作人的差异,与他们的日本文化取向直接相关,根源于他们的日本体验形成的不同精神取向,这在厨川白村文艺著述进入中国过程中有更集中的表现,这同时也是他们致力于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差异的表现。
陈方竞
关于“国民文学”的倡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诗”与“散文”观(二)被引量:2
2009年
从创造社的内部差异可以看到,与法国19世纪诗歌传统相联系建立起"诗"的观念的,是创造社京都作家,这里有着郑伯奇与成仿吾文学批评观的深刻差异,由此出现1924年"国民文学"的倡导,以及翌年以穆木天为主在《语丝》上与钱玄同的论争,构成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次"诗"与"散文"观念的碰撞。从中可见,"诗"的观念,对"诗"与"散文"之不同的认识,在进入"五四"后的新文学独立发展中是艰难的。
陈方竞朱旭晨
关键词:穆木天
鲁迅杂文文体考辨被引量:8
2010年
鲁迅是在"短评"基础上产生"杂感",又是在"杂感"基础上产生"杂文"的,梳理"杂文"的这一形成过程,可见其有"短评"和"杂感"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情况更主要体现在鲁迅前期创作中,后期虽有所延续,但三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色在他的杂文中又常常融为一体得到表现,这在他1933年杂文文体创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30年代中期为"杂文"正名,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针对的又是其时京、海派联手在文坛上掀起的"小品热",由此而有他对杂文功能和作用更为确切的定位。
陈方竞
周作人的“十字街头的塔”与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
2011年
1925年2月周作人发表《十字街头的塔》,反映了他对学院文化、革命文化的双重不满。"十字街头的塔"的选择,在客观上滥觞了"十字街头"与"象牙之塔"截然对立的话语方式,是1928年革命文学倡导,1930年代不同政治、思想文化倾向的文学,几乎相一致运用这一话语方式的根源之一;同时这也为学院知识分子不敢正视或逃避严酷的社会现实斗争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
布小继陈方竞
鲁迅杂文与《故事新编》关系考辨被引量:2
2010年
鲁迅杂文与他的《故事新编》确有不解之缘,愈到鲁迅后期,二者的联系愈加紧密。认识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绍兴民众戏剧目连戏的"启示",形成贯穿鲁迅杂文的"穿插"艺术,这在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主要通过"挖祖坟"、"翻老账"等历史比较与溯源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故事新编》的"古今杂糅"之"油滑"的艺术表现方式,更是在杂文对此的成熟运用基础上依照"小说方式"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到,鲁迅后期更主要倾心的杂文与《故事新编》之间,传递、渗透着更具有现代性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经验。
陈方竞杨新天
关键词:杂文《故事新编》
马克思主义影响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
2011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理论自觉意识是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出来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影响直接相关。20世纪30年代较为完整的批评理论首先出现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文学批评家中,突出表现就是建立起整体阐释框架和"历时性"观照方式的"作家论"。左翼文学批评直接带动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发展,具有说服力的是1936年完成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陈方竞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与“散文”的差异——胡风左翼文学批评的再认识(三)
2013年
胡风理论个性成就了他,也局限了他。他从"主观战斗精神"出发的文学批评立足的更是"诗",这与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影响相关,在"文艺的起源"上与厨川相接近的认识是更主要的根源,而与鲁迅对此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胡风主要立足于"诗"建立起的批评理论,对体现"叙述艺术"的鲁迅小说的认识与理解受到限制,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七月派诗歌叙事性的发展。
陈方竞朱旭晨
批评框架与理论资源:胡风左翼文学批评再认识(一)
2012年
胡风批评理论建立在"三根理论支柱"之上,汲取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理论资源,又受到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启示;同时,又是在与"主观公式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倾向的对立和斗争中形成的,建立在对左翼文学创作的切实感受与认识之上,是通过他的左翼文学批评发展起来的。
陈方竞朱旭晨
关键词:左翼文学批评《苦闷的象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