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CNU09C02004)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秀丽吴琦冯明马建平刘中兴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略论明代中后期女性新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宋明理学的深入传播,节妇烈女大量涌现。但明代中后期的女性并非完全受礼教贞节观念影响,部分女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伸张女性权利,彰显英勇豪迈之气,她们在婚姻家庭中发挥主动性,妒妇悍妇、才女群体与巾帼英烈的大量出现,在在显示明中后期女性迥异于其他朝代女性的鲜明特征。
- 赵秀丽
-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女性才女
- 社会史研究中的区域失衡现象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史学前沿,社会史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代表着史学的发展趋向。然而国内社会史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研究对象的区域失衡现象,即"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存在与巨大落差所造成的研究重心的极不平衡,这制约了社会史研究的全局性发展和实质性突破,也影响到社会史研究整体史目标的实现。针对失衡现象,改变与调适十分重要,务使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能够建立在区域之间的相互观照和互为整体的基础之上。其中,建构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建立"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对话机制,建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资料系统等皆不失为有效而具体的方法与途径。
- 吴琦
- 关键词:社会史区域失衡
- 明朝皇帝政治作为的影响因素——以年龄为观照点的考察被引量:2
- 2010年
- 明朝皇帝长寿者仅太祖、成祖、世宗、神宗四人,其他十二位皇帝皆青壮年仙去。这一独特年龄现象对皇帝个体心理和政治作为产生深远影响,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迷恋使他们纷纷走上迷恋丹药祈求长寿、纵情享乐快意人生之路,储君少不经事就继承大统,难当大任,倦怠心理使得荒政怠政,所托非人,危及帝国统治。
- 赵秀丽马建平
- 社会流动与晚明信息场的发达被引量:2
- 2013年
-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和频繁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特征,在城市中出现了开放性、能提供消费、能带来商业效益并且能满足一般社交需要的信息场。青楼、酒楼、茶馆和寺庙是最能反映城市繁华的场所,也是城市中尤为重要的社交场所,在晚明时期的诸多信息场中最具代表性。看不见的信息在这些场所及其延伸的空间中得以交汇升华,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空间:见证、交流、引领、反馈、推进,成为社会变迁的最好注脚。
- 刘中兴
- 关键词:晚明社会流动信息场
- 明代储君早期经历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明代储君早期经历多艰辛坎坷,险恶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得不克制、压抑自我欲望与自由意志,委曲求全,以期保住储位。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状态,一旦皇权在握,容易产生补偿心理,放纵情欲,对性格和执政产生深远影响,逐渐沦为"问题皇帝"。
- 赵秀丽马建平
- 相维与制衡:明代权力中枢间的阁臣群体
- 2011年
-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 洪早清
- 关键词:制衡明代
- 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被引量:6
- 2011年
- 在史学研究中,社会群体是考察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历史视域中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科学中对于社会群体的一般界定有所区别,存在着学科自身的学术设定与研究路径。在前近代的历史背景下,明清社会群体积极而广泛地介入社会,在诸多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深究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学术视点。与此同时,明清社会群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包括:众多职业群体的出现,社会精英群体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精英群体注重社会角色的扮演,群体内部的分化与重组不断加剧,群体之间的互动频繁而剧烈,群体力量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等。这些新动向与社会变动密切关联,然而,学术界对此多有忽略。
- 吴琦
- 关键词:近代性
- 明代妒妇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明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女性教化体系,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但中后期社会"妒风"盛行。究其原因,中后期社会心学解放思潮和"尚情观"的兴起,女教书籍和戏曲小说的流行普及,女性知识才能的增加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都涌现出勇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妒妇。对明代妒妇,应辩证地看待,她们挑战传统的姬妾制度,成为时代先驱,但同时也是弱势女性的困厄之源。
- 赵秀丽
- 关键词:妒妇悍妇明代
- 归乡与治国:以张居正嘉、万时期回乡为中心被引量:1
- 2011年
- 张居正嘉靖、万历时期的归乡,与其人生及政治生涯紧密相连。嘉靖归乡,处于人生低谷的翰林院编修张居正的改革思想酝酿成型,而在此期间,张居正改革群体若干重要成员亦与张居正建立或加强了私谊。万历归乡,处于人生鼎峰的首辅张居正改革思想的雏形正逐渐变为现实,亦为其人生及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暗流涌动,潜藏着种种危机和矛盾,改革事业在艰难中推进。张居正的多次归乡,与张居正心理变化以及改革思想的形成和改革实践的推进都有密切关系。
- 吴琦冯明
- 关键词:归乡治国
- 张居正改革群体的形成与特征
- 张居正(1525—1582),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一直是学界研究焦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张居正人物评价、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思想、张居正与他人比较、张居正资料整理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学者...
- 冯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