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LKM[2012]16)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向达福王林均包广萍钱志宽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同位素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床
  • 2篇锌矿
  • 2篇锌矿床
  • 2篇矿床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黔西北
  • 1篇流体
  • 1篇O同位素
  • 1篇PB同位素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流体
  • 1篇C-

机构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王林均
  • 2篇向达福
  • 1篇钱志宽
  • 1篇包广萍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内广泛发育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的分布严格受到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特别是北西向构造。本文以产于不同构造中典型矿床为代表,在分析和收集热液方解石、蚀变围岩和远矿围岩C-O同位素组成基础上,探讨成矿流体中CO2可能的来源。结果显示,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地幔C-O同位素组成之间,更靠近海相碳酸盐岩,同时热液方解石C和O同位素组成间略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来源比较复杂,可能地幔、沉积物有机质和海相碳酸盐岩都有贡献。不同矿床间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略有差别,可能与热液流体与不同矿床围岩间C-O同位素交换程度不同或各端元参与程度不同有关。本文分析显示系统的C-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望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或约束不同端元贡献比例。
王林均包广萍崔银亮李燕向达福
贵州赫章蟒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蟒硐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垭都-蟒硐构造成矿亚带南东部,紧邻筲箕湾铅锌矿床,为一小型矿床。对该矿床主要原生矿体主成矿期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S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介于+10.7‰^+13.7‰(均值+12.2‰,n=12),与筲箕湾矿床δ34S CDT值相近(+8.4‰^+11.6‰,均值10.5‰,n=11),不同于δ34SCDT值在0±3‰的幔源硫,而与地层蒸发岩中所含的石膏(+15‰)和重晶石(+22‰^+28‰)以及泥盆纪至三叠纪海水(+20‰^+35‰)的S同位素组成相近。因此,推测成矿流体中的S是地层膏盐层中海相蒸发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蟒硐矿床Pb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其206Pb/204Pb为18.582~18.668(均值18.635,n=6),207Pb/204Pb为15.706~15.811(均值15.739,n=6)和208Pb/204Pb为39.075~39.341(均值39.176,n=6)。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位于上地壳铅平均演化线之上,主要与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沉积岩投影区域重叠,部分与基底岩石投影区域重叠,与峨眉山玄武岩投影区域明显不同。因此,蟒硐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主要来自赋矿沉积岩,但不能排除基底岩石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蟒硐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均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沉积岩,部分来自基底岩石,峨眉山玄武岩没有明显贡献,矿床成因属于与盆地卤水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向达福王林均钱志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