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2E018)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勇车晓彦张宇宁李彬彬张大海更多>>
相关机构:大庆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建设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学人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油田
  • 1篇政治话语
  • 1篇政治性
  • 1篇日常生活批判
  • 1篇散文
  • 1篇散文创作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取向
  • 1篇生活情趣
  • 1篇诗集

机构

  • 9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王勇
  • 3篇车晓彦
  • 2篇张宇宁
  • 1篇李枫
  • 1篇任金凤
  • 1篇崔永锋
  • 1篇张大海
  • 1篇李彬彬

传媒

  • 4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学术交流
  • 1篇世纪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散文创作传统范式的挑战——崔武散文创作的审美取向
2013年
崔武的散文属于记叙性散文中的随笔一类,他对笔下的故事采取冷叙述的方式,不加工、不润色,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缓缓道来,自然、直接,却不乏深刻。其散文是对散文创作传统范式的挑战,追求原汁原味、素朴自然、文自显意等审美取向。
车晓彦李彬彬
关键词:散文创作审美取向
论1990年代大庆石油文学的后现代性——以王鸿达短篇小说《死羊眼》为例
2013年
1990年代的大庆石油文学呈现的文化选择既有传统的现代性,也有新潮的后现代性。认识论由总体性转向片断性,使文本结构呈现碎片拼接的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介入社会生活,使两性关系在文本中呈现出非和谐的紧张状态;变动不居的"游牧化"生活范式,使文本中的形象无法理解自己所预期并选择的文化形态。
张宇宁崔永锋
关键词:后现代
新时期大庆文学的文化人类学视域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大庆文学的新时期基本上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时期同步,其伴随着城市的成长,作品跳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作品单调枯燥的政治话语诠释的模式,一些作家开始使用西方现代主义模式来进行创作尝试,大庆的文学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作协的成立及相关的文学期刊的出版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平台,这个时期作家的写作主旨主要围绕着对本土文化、少数民族历史的深入发掘以及对油田企业文化的诠释与构建,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观察:这一时期无论文学评论的几个主要向度,还是典型作家的创作维度以及不同创作群体的文化特质在一定层面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强烈的历史感,这充分地体现了大庆文学的成熟与独立,其文化价值日益提升和凸显。
王勇车晓彦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企业文化日常生活批判
论1980年代文学的“传统性”——以大庆石油文学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对于1980年代文学特质的概括不应当仅仅从其"断裂"的方面出发,保持文学政治性选择的传统文学现象在当时依然存在并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庆石油文学为例,其主流文本的思想特征是对本土思想意识形态——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做文学化的书写。原因在于大庆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着作家的创作理念。彰显政治性的文学在当时表现出进步的意义与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文学的政治性选择具有其不可辨驳的合理性,作品为读者提供的,正是他们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彰显文学的政治性既有其存在的意义,也将成为今后文学繁荣发展的方向之一。
车晓彦张宇宁
关键词:文学意识形态政治性
大庆话剧中的平民视角研究——以杨利民剧作为例
2014年
杨利民是黑土地上一位出色的戏剧作家,在他的话剧中充分体现着普通人民大众的平民视角,始终用最原始的最平民化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如特定时期的石油工人,工作在第一线的知识分子,以及独具个性的"边缘人"形象。众多作品中的不同类型人物形象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作家创作中的大众化角度。
任金凤李枫
关键词:话剧平民意识
大庆文学与大庆作家的责任——兼评隋荣的小说《牵着太阳的手》
2015年
长期以来,许多诗人、作家以大庆石油会战为背景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很多读者印象中的大庆文学作品也多以大庆石油会战为主题。但对今天的大庆作家来说,挖掘新的创作资源,写作新的文学作品,正是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正如隋荣以新时期大庆油田生活为背景创作出小说《牵着太阳的手》,大庆作家的创作应以当今的大庆人生活为来源,才能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表现大庆人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大庆文学的价值,还应由大庆作家创造。
张大海
关键词:大庆油田小说创作
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被引量:2
2013年
诗集《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以质朴的文风、浓厚的东北地域性文化特质承载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勇何文骐
关键词:生活情趣强力意志
政治话语图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被引量:5
2013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庆文学,伴随石油会战而产生,从创作的宗旨到创作的素材都离不开油田的生产生活。通过阅读,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文本的政治话语图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首先,在外部因素上受到国内外流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国内一线作家深入油田创作的示范性影响;其次,对企业文化内核的升华与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促成其坚持对政治话语的诠释。在这种境遇下形成的文本创作既有价值,也存在缺陷;但其并不孤立,而是紧密地联系了十七年文学发展脉络,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勇丁瑾
关键词:政治话语创作思潮
弘扬与创新:大庆石油文学思想特征的演变
2014年
纵观大庆石油文学发展的五十余年的历程,其有着较为明显的发展轨迹,那就是:弘扬与创新。大庆石油文学从其肇端之日起就承载着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种顽强的生命意志的关照。从作品的创作思想领域去观察,五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大庆石油文学始终坚持着为劳动者进行书写的宗旨,其创作思想在精神道德建设、对历史的反思与扬弃、对美学价值的挖掘等层面均体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王勇
关键词:历史反思美学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