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806)

作品数:18 被引量:393H指数:10
相关作者:徐备韩宝福赵盼周永恒鲍庆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造山带
  • 8篇山带
  • 7篇兴蒙造山带
  • 7篇锆石
  • 5篇定年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年代学
  • 3篇前中生代
  • 3篇中生代
  • 3篇锆石定年
  • 3篇矿床
  • 3篇构造单元划分
  • 3篇古亚洲洋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岩石
  • 2篇银矿
  • 2篇银矿床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沈阳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省第三地...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0篇徐备
  • 4篇韩宝福
  • 4篇刘勇胜
  • 3篇赵元艺
  • 3篇鲍庆中
  • 3篇赵盼
  • 3篇苏犁
  • 3篇周永恒
  • 2篇汪岩
  • 2篇方俊钦
  • 2篇邵军
  • 2篇吴冠斌
  • 2篇胡兆初
  • 2篇宗克清
  • 2篇任荣
  • 2篇何德涛
  • 2篇陈春飞
  • 2篇冯丽霞
  • 2篇廖闻
  • 1篇徐荣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nglomerates and sandstones from the Yintun Formation in Northern Liaoning Provi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Huronian Glaci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被引量:1
2016年
New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data suggest that the Yintun Formation is younger man ~ 1895 Ma and is late Paleoproterozoic.The Yintun Formation may represent the first sedimentary cover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based on its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nd the ages of its sediments.Gravels in the conglomerates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the Yintun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glacial origins.It is possible that these glacial gravels are the re-deposited sedimentary products of the Huronian Glaciation from the Indian continent.This can also provide sedimentary evidence for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the Indian continent and the NCC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Liyang ZhangBei XuZhiwen LuoWen Liao
内蒙古艾力格庙地区二叠纪火山-沉积岩系的层序、时代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查明兴蒙造山带西段二连-满都拉裂陷盆地的充填过程以及其中火山-沉积岩系的时空分布,对西里庙组开展地层层序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实测剖面查明,二叠纪西里庙组地层可分为3段,上段和下段为晶屑凝灰岩及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中段为暗色沉积岩,构成独特的火山-沉积岩系。上段流纹质凝灰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82±2 Ma,代表形成年龄;中段碎屑岩的两组锆石年龄峰值分别为304 Ma和450 Ma,另有1颗锆石的年龄为870 Ma,分别代表最大沉积年龄、早古生代造山带的形成时代和晚元古代基底的年龄。中段碎屑岩的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西里庙组火山-沉积岩系的形成时代为304~282 Ma,其层位应置于哲斯组之下。西里庙组中段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结果为从中古生代构造挤压过程向晚古生代构造伸展过程转化的沉积响应提供了证据。
王世超徐备王志伟张佳明栗进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二叠纪火山-沉积岩系锆石年代学
内蒙古集宁橄榄岩包体微区微量元素与Sr同位素特征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为完整了解华北克拉通的破坏程度和机制,加深对其西部陆块岩石圈地幔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集宁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为研究人员认识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演化起到指示作用.运用LA-ICPMS和LA-MC-ICP-MS对集宁地区橄榄岩矿物进行原位微区测试,获得其主量、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成分的数据.根据矿物组成,可以将集宁地区的橄榄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贫单斜辉石橄榄岩(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小于8%),它们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古老难熔岩石圈地幔的残留;第二类为二辉橄榄岩(单斜辉石体积分数大于13%),其熔融程度低,代表了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第一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REE含量整体偏低且轻微富集LREE,第二类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具有LREE富集和轻微亏损两种配分模式,大部分样品的核边有一定的强不相容元素及Sr同位素组成变化.这些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都表明集宁橄榄岩包体经历过交代作用.(La/Yb)_N和Ti/Eu比值特征表明它们经历过多阶段的交代作用,交代介质有硅酸盐、碳酸盐熔/流体,这些交代介质可能为来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时释放的熔/流体.
王瑞雪刘勇胜宗克清胡兆初
关键词:橄榄岩包体SR同位素地球化学
兴蒙造山带西南缘早古生代晚期变形带的变形特征与白云母Ar-Ar年龄被引量:5
2015年
在内蒙古西部图古日格地区发现东西向延伸约20km、南北宽约2—4km的变形带,由奥陶纪白云山组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片理化大理岩和石英砂岩组成。片理稳定倾向南东,但透入性不均,从北向南可分为四个强和弱变形亚带。石英组构分析表明强变形带中发生了动态重结晶向静态重结晶的转变。据石英组构推测强变形亚带的变形温度范围约为350—500℃之间。这一温度区间高于或近于白云母的封闭温度,因此白云山组强变形带中白云母的年龄可以代表变形年代。采自强变形亚带白云母的Ar/Ar等时线年龄为440.3±7.2Ma。考虑到样品所在地构造位置为造山带的弧前或岛弧地区,是板块俯冲作用的高应变带,因此该年龄应代表与俯冲有关的挤压变形事件的发生时代,即反映早古生代末期造山作用的时代。这条变形带的发现为解释图古日格地区造山带格局提供了构造变形方面的证据。研究区变形带的形成时代与温都尔庙地区高压变质事件在误差范围内相同,表明两个地区都受到早古生代末期造山作用的影响,也表明兴蒙造山带的南造山带从西部图古日格地区向东沿延至温都尔庙地区。
廖闻徐备鲍庆中周永恒
关键词:构造岩石学兴蒙造山带
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初探被引量:257
2014年
本文根据古亚洲洋早古生代闭合、晚古生代伸展的观点初步建立了兴蒙造山带早、晚古生代的构造单元。以前寒武纪微陆块为基本划分单位,以它们之间的缝合带或断裂带为界,将兴蒙造山带中泥盆世之前的构造格局划分为"五块四带",从北向南依次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艾力格庙-锡林浩特地块、松辽-浑善达克地块及佳木斯地块;它们之间的4条边界为:新林-喜桂图缝合带、艾力格庙-锡林浩特-黑河缝合带、温都尔庙-吉中-延吉缝合带和牡丹江缝合带。中-晚泥盆世之后兴蒙造山带出现多处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石炭纪广泛分布陆相及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和蛇绿岩、辉长岩、花岗岩及双峰式火山岩,可划分陆相盆地、陆表海盆地、蛇绿岩带、侵入岩带等构造单元。早-中二叠世沉积类型多变,出现陆相、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系,遍含植物和滨浅海相动物化石,具大量双峰式火山岩,可划分出被动裂谷带、主动裂谷带、陆缘型蛇绿岩带和碱性岩带等构造单元。结尾讨论中指出兴蒙造山带内的放射虫化石不能代表二叠纪存在古亚洲洋,而新的古地磁资料支持至少从晚石炭世以来古亚洲洋已经闭合。
徐备赵盼鲍庆中周永恒王炎阳罗志文
关键词:大地构造单元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哲斯组宏体化石新发现和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南部哲斯组下部为一套滨浅海相地层,上部逐渐向陆相地层转变,代表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在西乌珠穆沁旗西南毛登地区前人发现放射虫的哲斯组相同地点和层位发现了宏体的腹足类螺化石及双壳类化石,环境分析表明这些宏体化石应形成于近岸的潮间带或潮下带水体。对中二叠统哲斯组地层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表明哲斯组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以浅海相和滨浅海相为主体,而非深海洋盆。
方俊钦赵盼徐备邵军汪岩
关键词:沉积相分析哲斯组古亚洲洋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岸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5
2014年
为了通过碎屑岩的物源对比讨论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笔者选择西拉木伦河北侧林西双井子地区和南侧奈曼旗下石碑地区的志留纪地层进行碎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北侧样品LX0831-11为粉砂质板岩,采于西拉木伦河北岸上志留统杏树洼组。碎屑锆石年龄分为三组:385~531Ma(N=52)、872~1097Ma(N=11)、1344~1901Ma(N=11),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中-晚泥盆世。南侧样品130417-06为石英岩屑砂岩,采于奈曼旗下石碑组顶部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分为四组:370~523Ma(N=34)、884~1481Ma(N=21)、1573~1900Ma(N=6)、2369~2588Ma(N=8),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限定地层沉积下限为晚泥盆世。这两个分别来自西拉木伦河南、北两侧原志留纪样品,显示一致的志留-泥盆纪及晚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谱,表明两者从泥盆纪开始即具有相同的沉积物源;而代表兴蒙造山带的元古代碎屑锆石在奈曼旗地区的出现,说明泥盆纪以来兴蒙造山带的剥蚀物已到达华北板块北缘。因此,本次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暗示华北板块与其北部松辽地块在中-晚泥盆世之前已经完成拼合过程,即此时两者间已不存在古亚洲洋。
程胜东方俊钦赵盼徐备鲍庆中周永恒邓荣敬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古亚洲洋
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
<正>根据古亚洲洋早古生代闭合、晚古生代伸展的观点初步建立了兴蒙造山带早、晚古生代的构造单元。早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以前寒武纪微陆块为基本划分单位,以它们之间的缝合带或断裂带为界,将兴蒙造山带中泥盆世之前的构造格局划分为'...
徐备赵盼
文献传递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五道石门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3
2014年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五道石门水库出露一套由灰绿色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和硅质粉砂岩组成的火山-沉积岩系。枕状玄武岩主要出露于水库大坝南岸,枕体呈不规则椭球状,长轴约0.4~1.0m,边部具有冷凝边,内部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较发育。镜下观察其矿物组成主要为细长条状斜长石和少量辉石,间粒结构。前人研究认为它们属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本次研究对枕状玄武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锆石测年结果大致可分为四组,依次为262~290Ma(A组,15颗)、301~345Ma(B组,5颗)、446~572Ma(C组,6颗)和763~948Ma(D组,5颗)。其中A组锆石呈长柱状,自形,长宽比约2∶1~3∶1,Th/U值介于0.22~0.98;振荡环带较宽,体现了基性岩浆锆石的特征。15个点的谐和年龄为277±3Ma,应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表明五道石门枕状玄武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应属大石寨组。其余三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或短柱状,振荡环带较窄,且没有270~280Ma的生长边,表明可能是基性岩浆上升过程中从围岩捕获的锆石,表明五道石门玄武岩可能发育在具有晚元古-古生代基底的陆壳内,暗示早二叠世晚期本区处于板内拉张环境。五道石门枕状玄武岩曾被认为是早古生带大洋蛇绿岩,但综合我们的年代学结果和对锆石类型的分析,它应属早二叠世晚期伸展环境中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王炎阳徐备程胜东廖闻邵军汪岩
关键词:大石寨组枕状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兴蒙造山带
俯冲作用过程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深部地幔再循环:证据和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俯冲带是地球表层碳返回地球深部的唯一方式,其对地球深部碳循环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沉积碳酸盐深部地幔再循环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有:沉积碳酸盐是否可以返回深部地幔;沉积碳酸盐返回地幔的形式及返回的最大深度;沉积碳酸盐岩在俯冲过程中的微量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碳酸盐岩在俯冲带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评述。
何德涛刘勇胜陈春飞
关键词:金刚石碳酸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