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808A17)

作品数:94 被引量:1,562H指数:24
相关作者:高乃云徐斌董秉直赵建夫刘成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水务局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6篇建筑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饮用水
  • 22篇饮用
  • 18篇内分泌干扰
  • 18篇内分泌干扰物
  • 16篇水处理
  • 16篇活性炭
  • 12篇饮用水中
  • 12篇超滤
  • 11篇动力学
  • 11篇有机物
  • 11篇原水
  • 11篇混凝
  • 10篇UV
  • 9篇双酚
  • 9篇双酚A
  • 9篇污染
  • 8篇滤膜
  • 8篇超滤膜
  • 6篇饮用水处理
  • 6篇颗粒活性炭

机构

  • 88篇同济大学
  • 8篇上海市水务局
  • 4篇宁波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岐阜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上海市供水调...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济南市规划设...
  • 1篇美国海德能公...

作者

  • 69篇高乃云
  • 21篇徐斌
  • 17篇董秉直
  • 16篇赵建夫
  • 12篇刘成
  • 9篇李青松
  • 8篇陈艳
  • 8篇吴今明
  • 8篇马晓雁
  • 8篇夏丽华
  • 8篇芮旻
  • 7篇范瑾初
  • 5篇汪力
  • 5篇伍海辉
  • 5篇赵桂瑜
  • 5篇邓慧萍
  • 5篇张亚雷
  • 5篇黄鑫
  • 4篇杨曦
  • 4篇李兵

传媒

  • 15篇环境科学
  • 15篇中国给水排水
  • 9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给水排水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四川环境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净水技术
  • 3篇工业用水与废...
  • 3篇水处理技术
  • 2篇江苏环境科技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化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 23篇2007
  • 41篇2006
  • 21篇2005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颗粒活性炭吸附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采用超滤膜法分析了黄浦江原水和水厂常规工艺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MW)分布以及颗粒活性炭(GAC)在不同吸附阶段吸附去除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及常规工艺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C)以小分子为主,并主要集中在MW为10~30 ku和MW<1 ku的区间;活性炭吸附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仍然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区间;吸附初期的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强,其中对CODMn的去除率>83%,对UV254的去除率>90%;随着通水倍数的增大则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逐渐下降,当通水倍数达到6 590.9时,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都只有25%左右;活性炭吸附的各个阶段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较高,而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则较低,从吸附初期到吸附后期,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出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其百分比从10%增大到30%.
王福连高乃云徐斌曾文慧赵建夫乐林生
关键词:颗粒活性炭黄浦江原水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DOCUV254
微生物果胶酶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6年
10多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外在果胶酶分子生物学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在一些传统领域中的应用外,果胶酶的许多新的用途也正在不断地被挖掘和发现。本文从果胶酶的产生菌、果胶酶的理化性质、已克隆的果胶酶基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及果胶酶的用途等方面简述了微生物果胶酶的研究进展。
黄俊丽李常军王贵学
关键词:微生物果胶酶分子生物学
水中高氯酸根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颗粒活性炭(GAC)对水中高氯酸根(ClO4-)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ClO4-初始浓度和共存阴离子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GAC对ClO4-的吸附容量在碱性条件下减小,随初始浓度升高而增大,共存阴离子与ClO4-在GAC上存在竞争吸附,其影响顺序为SO42->NO3->CO32->H2PO4->BrO3-≈Cl-.ClO4-在GAC上的吸附最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中存在大孔扩散过程,且孔扩散可能为GAC吸附ClO4-的主要速率控制步骤.试验浓度范围内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Tempkin 3种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是自发且放热的,温度升高不利于GAC对ClO4-的吸附,温度为288、298和308 K时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3.00、11.21和8.04 mg.g-1.说明GAC虽较易吸附水中ClO4-,但必须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和共存阴离子浓度等,以取得最佳吸附效果.
卢宁高乃云黄鑫
关键词:高氯酸盐动力学
MBBR生物预处理工艺硝化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MBBR工艺对微污染黄埔江原水硝化过程动力学和反应器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考虑最小基质质量浓度的M ichaelis-Menten方程,氨氮去除速率方程为N=1 879(S-0.08)/(S+1.52),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最大氨氮去除速率Nmax为1 879 mg/(m2.d);半速率常数Ks为1.6 mg/L;最小基质氨氮质量浓度为0.08 mg/L;最大细胞比增长速率μmax为1.05 d-1.试验表明,MBBR反应器为典型的完全混合反应器,结合硝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完全混合式原水生物预处理硝化反应器动态模拟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际中试运行效果比较可以得出:在低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略有差别;在中高进水氨氮质量浓度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模型较好地反应了工艺硝化的过程,可方便地应用于工艺的控制和管理.
徐斌夏四清胡晨燕高乃云
关键词:硝化生物预处理MBBR
混凝对膜污染的防止作用被引量:80
2005年
研究了混凝改善膜通量和防止膜污染的效果 .结果表明 :直接过滤原水的情况下 ,反冲洗后的膜通量恢复仅为初始通量的 4 0 % ;而投加了混凝剂 4mg/L和 10mg/L(以Al计 )后 ,反冲洗后的通量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混凝防止膜污染取决于过滤过程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的性能 .在过滤混凝液的情况下 ,混凝能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 ,从而有效地防止膜污染 ,而过滤上清液的情况下 ,无法为混凝去除的中性亲水性的有机物沉积在膜表面 ,造成膜污染 .
董秉直陈艳高乃云邓慧萍范瑾初
关键词:超滤膜微污染原水混凝滤饼层膜污染
GAC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吸附特性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GAC)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GAC吸附容量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容量受GAC粒径的变化影响较大。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容量qm与粒径dp关系为ln(qm)=-0.5075×ln(dp)+14.07;Freundlich模型kf与dp关系为ln(kf)=-1.078ln(dp)+18.307。GAC对BPA为单分子层吸附,400min基本可达到平衡,且吸附速率变化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dp与速率常数k2之间符合ln(k2)=-1.039ln(dp)-9.014;BPA初始浓度C0与k2关系式为1/k2=529.7C0-35979。
李若愚高乃云徐斌曹俊赵建夫乐林生
关键词:双酚A颗粒活性炭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内分泌干扰物
溴酸根在颗粒活性炭上的还原被引量:9
2007年
小试研究了溶液中溴酸根在颗粒活性炭上还原与溴离子生成的过程,考察pH、离子强度、温度和初始浓度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溴酸根的去除性能与表面碱性官能团有一定相关性.其它阴离子对吸附/还原过程有阻碍作用,实验中影响顺序为NO3^->SO2-4>Cl^-.溴酸根的吸附与溴离子的生成可分别用拟二级速率方程和粒子内扩散模型进行模拟,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97以上.低pH和低离子强度有利于溴酸根的吸附与还原.15~42℃范围内吸附与还原速率随温度提高先降低后升高.实验中活性炭对溴酸根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769.23 μmol/g(98.4 mg/g),但反应较慢且易受干扰.推测活性炭表面微孔部分对溴酸根的吸附也受到溴离子释放的阻碍.
黄鑫高乃云陆品品
关键词:溴酸根颗粒活性炭动力学
超声波技术在饮用水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7年
就国内外超声波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超声波技术的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水源水中所含有的腐殖质、藻类、内分泌干扰物、细菌以及常规处理后的消毒副产物等物质,通过超声波技术处理以及超声波的协同处理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由于超声波技术具有易与其他水处理技术和设备配套的优势,因此其在饮用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唐玉霖高乃云庞维海
关键词:饮用水水处理技术超声波技术
pH对超滤膜的过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研究了原水pH的变化对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原水pH的下降减小了有机物的表观尺寸并增强了其疏水性,加强了超滤膜吸附有机物的能力,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在混凝作为预处理的情况下,pH的下降有助于混凝去除有机物,因而有利于减轻膜污染.
董秉直夏丽华陈艳高乃云范瑾初
关键词:超滤膜PH有机物混凝膜污染
沸石吸附去除污水中磷的研究被引量:66
2007年
研究了沸石对水溶液中磷素的等温吸附特征,考察了初始溶液浓度、沸石粒径和温度三种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沸石磷素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沸石对磷素的等温吸附特征,其磷素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01mg/kg。初始溶液浓度越高,沸石对磷素的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时间越长。随着沸石粒径的减小,对磷素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缩短。升高温度,沸石对磷素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平衡时间增长。沸石对水溶液中磷素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由该模型可以估算出沸石磷素平衡吸附量,误差小于5%。
赵桂瑜周琪
关键词:沸石动力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