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20063)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其山刘成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法律
  • 2篇法律方法
  • 1篇依法
  • 1篇证明责任分配
  • 1篇秩序
  • 1篇社会秩序
  • 1篇司法
  • 1篇司法决策
  • 1篇判案
  • 1篇判决
  • 1篇基层法院
  • 1篇规范说
  • 1篇法官
  • 1篇法律规范
  • 1篇法律适用
  • 1篇法院
  • 1篇裁判
  • 1篇裁判规则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高级人...

作者

  • 4篇张其山
  • 1篇刘成安

传媒

  • 2篇法律方法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法学论坛
  • 1篇民间法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罗森贝克规范说的法律方法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法律方法理论来重构规范说是对罗贝克森证明责任理论的继受和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其一,解决"不适用规范说"在克服真伪不明时法律适用的方法论困境;其二,阐述规范说将实体法规范作为证明责任分配的解释原则的合理性,以及利用法律方法确定实体法律规范的含义和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內容;其三,说明法律方法在划分实体法规范中的重要作用。
张其山
关键词:证明责任分配规范说法律方法
法官依法判案的困惑及应对
2011年
法官应当依法判案,但法律难免存在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当案件遭遇法律的不确定性或不完备性之时,法官便会陷入既要坚持依法判案原则却又难以依法判案的困惑之中。这种困惑如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容易导致同案异判等不良后果,甚至会动摇依法判案原则的正当性。裁判规则理论认为,判案依据实质上并非法律条文而是裁判规则;裁判规则是通过法律解释、法律补充等法律方法所建构的判案准则;应当树立三维式依法判案观,即从实体法、程序法以及法律方法三个维度来理解依法判案原则。裁判规则理论有助于从标准、方法以及观念三个方面来化解法官依法判案的困惑。
刘成安
关键词:裁判规则法律方法
无需法律的秩序
2013年
受法律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在紧密关系的社会中非正式民间规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终可能造成一个'法律更多而秩序更少的社会'。因此,必须改变现代社会以法律规范为中心,其他社会规范为从属的错误认识,确认民间规范在其有限范围内调整社会秩序的根本地位。
张其山
关键词:法律规范社会秩序
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决策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决策不同于最高法院和上诉法院,它在具体案件审理中以政策性判决和积累型决策两种形式持续地对某些案件进行的规范化处理,是纯粹的法律内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纲要、沟通渠道、成员等决策前提保证司法决策在法律内稳定作出。法院与政府的策略互动则影响着决策中的法官行为和对决策的评价标准。
张其山
关键词:基层法院司法决策
真伪不明时的法律适用被引量:2
2011年
真伪不明时法官会面临着实体法适用不能的困境,必须通过某种方法加以克服。不适用法律规范说将"真伪不明"与"被驳回"在法律适用上同等对待,即都会导致实体法规范的不被适用,但却未给出充分的理由。独立于实体法规范的证明责任规范的理论构想,在解决真伪不明案件裁判依据的同时,又导致了法律适用上与实体法规范相脱节。只有将证明责任规范作为实体法的辅助规范,并将证明责任的方法论与内容分配相区分,才能真正解决真伪不明时的法律适用难题。在真伪不明的法律适用上,还应避免两种误区:即将证明责任规范判决等同于败诉判决,以及将法律问题不明等同于事实问题不明。
张其山
关键词:法律适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