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754)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风臣艾玲玲沈德建赵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宿迁市固丰管桩有限公司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混凝土
  • 1篇低温环境
  • 1篇蒸养
  • 1篇生产工艺
  • 1篇水灰比
  • 1篇土强度
  • 1篇热环境
  • 1篇力学特性
  • 1篇煤灰
  • 1篇抗裂
  • 1篇抗裂性
  • 1篇矿粉
  • 1篇混凝土强度
  • 1篇混凝土早期
  • 1篇管桩
  • 1篇管桩混凝土
  • 1篇硅灰
  • 1篇粉煤灰
  • 1篇高强
  • 1篇高强混凝土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 1篇国鼎(南通)...
  • 1篇宿迁市固丰管...

作者

  • 4篇张风臣
  • 3篇艾玲玲
  • 2篇沈德建
  • 1篇赵云

传媒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力学特性与生产工艺
2014年
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TSC桩)是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经离心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80MPa,能够承受较大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新型基桩制品.在公称直径、钢管厚度、混凝土厚度相同时,TSC-Ⅱ型的桩身极限弯矩高于TSC-Ⅰ型,二者比值不变;公称直径、钢管材质相同时,随着钢管厚度的增大,桩身极限弯矩显著增大,并且随着TSC公称直径的增大,差值也增大.当钢管采用该规格中的最大壁厚时,TSC-Ⅰ型桩的极限弯矩是同规格C型PHC管桩的2.1~2.7倍,TSC-Ⅱ型桩的极限弯矩是同规格C型PHC管桩的2.7 ~3.4倍,TSC桩轴向承载力设计值是同规格C型PHC管桩的1.4~2.6倍.TSC桩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钢管成型、混凝土搅拌和布料、离心成型、养护、检验等工序,其特殊的构造形式对钢管成型、布料和养护制度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张风臣赵云姜平平叶喆宏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力学特性生产工艺
高湿偏低温环境对蒸养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在10-14℃水中养护模拟蒸养混凝土的高湿偏低温使用环境,研究掺加矿粉、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凝土经过(80±2)℃恒温6 h的强度发展。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矿粉、粉煤灰、硅灰可显著提高蒸养混凝土的脱模强度,提高其抗裂性;10-14℃水养至28 d龄期,混凝土出现相对抗压强度倒缩现象,且脱模抗压强度越高的混凝土强度倒缩值也越高;劈裂抗拉强度的发展与其强度高低有关,脱模劈裂抗拉强度相对较低的试件,在整个养护期间,其值缓慢增长,而脱模劈裂抗拉强度相对较高的试件,在整个养护期间,其值出现相对倒缩;蒸养混凝土内部有大量孔隙,多数孔隙中存在针片状AFm相;混凝土在高湿偏低温环境中的吸水膨胀和AFm相向AFt相的转变是造成蒸养混凝土强度倒缩的主要原因。
张风臣沈德建艾玲玲
关键词:蒸养高湿
水灰比对热环境中混凝土早期水化物相组成与强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以及制品的外部热源养护使得胶凝材料早期水化反应处在一定的温度场中,其物相组成与强度发展不同于常温养护。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早期水化物相组成和强度发展历程,采用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评价其脆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增长趋势。不同水灰比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在50℃环境温度下最高,温度继续升高,劈裂抗拉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且低水灰比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降低明显。在较低温环境下,水灰比对水泥石物相组成几乎没有影响;而在较高温环境中,水灰比不同,水泥石物相组成也不相同。
张风臣艾玲玲沈德建
关键词:热环境水灰比
提高管桩混凝土抗裂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减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发生桩顶破碎、桩身断裂现象,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探讨了提高管桩混凝土抗裂性的措施。结果表明,单掺20%矿粉或20%粉煤灰,脱模抗压强度能够满足GB13476—2009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筋放张时的强度要求,提高管桩混凝土的抗裂性,改善其脆性,且掺入矿粉的效果优于粉煤灰;单掺20%矿粉或20%粉煤灰后再复掺3%~8%的硅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得到提高,但其脆性大于单掺20%矿粉的混凝土。
张风臣艾玲玲朱克平汤永柳朱加刚
关键词:管桩混凝土矿粉粉煤灰硅灰抗裂性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