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567)

作品数:13 被引量:95H指数:7
相关作者:郑丽凤吴承祯洪伟胡喜生周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生态
  • 4篇天然次生林
  • 4篇采伐
  • 4篇次生
  • 4篇次生林
  • 3篇择伐
  • 3篇碳排放
  • 2篇森林采伐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木材
  • 2篇城市
  • 1篇择伐强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森林保护学
  • 1篇森林采运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服务
  • 1篇山地

机构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 1篇福建一建集团...

作者

  • 5篇郑丽凤
  • 4篇胡喜生
  • 4篇巫志龙
  • 4篇李丹
  • 4篇洪伟
  • 4篇周成军
  • 4篇吴承祯
  • 4篇周媛
  • 3篇周新年
  • 1篇冯惠英
  • 1篇邱荣祖
  • 1篇周沿海
  • 1篇林宇洪
  • 1篇李林

传媒

  • 2篇森林工程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Journa...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1S50的木材追踪体系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构建木材追踪体系,对木材产品供应链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智能卡随货同行的追踪方法.对市场上常见的智能卡对比分析,选用M1S50型号的RFID卡作为追踪卡,能够实现15个物流部门的分扇区独立管理.通过对M1S50卡各种加密组合进行位运算和实验,认为将块3存取控制值设置为"F0F78069",即可实现对物流日志两级权限的密钥管理,又可对追踪卡回收利用,达到透明追踪、严格执法、绿色环保的设计目标.
冯惠英郑丽凤邱荣祖林宇洪
关键词:供应链RFID位运算
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了不同蓄积量采伐强度(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皆伐)作业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Li-8100 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结果】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3月份;皆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各种强度采伐林地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1.45和1.11 μmol ·m^-2 s^-1 )减少了0.93和0.53 μmol ·m^-2 s^-1;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比未采伐林地(4.39 μmol ·m^-2 s^-1 )减少了1.64 μmol ·m^-2 s^-1;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使林地土壤温度显著升高( P <0.05),比未采伐林地(18.52 ℃)增加了4.7 ℃;中度、强度择伐林地的5 cm深处土壤湿度与未采伐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使林地土壤湿度显著降低(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30.67%)减少了2.17%和3.98%;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土壤温度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能解释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
巫志龙周成军周新年刘富万朱奇雄黄金湧陈文
关键词:择伐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Species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natural secondary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cutting intensities after ten years被引量:1
2011年
Species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natural secondary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cutting intensities 10 years later were investigated by calculating Marglef Richness index(R),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H),Simpson diversity index(P),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J).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R,H and P among different layers are listed in a decreasing order:the shrub layer > the arbor layer > the herb layer,all the three indices values reach the maximum under medium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y after 10 years.The J value of the shrub layer shows a concave parabolic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in cutting intensity;it shows a linear increase for the arbor layer,whereas the J value of the herb layer shows an opposite change pattern.The values of R at different cutting intensities had high significant difference,but other indices had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stability of communities at different cutting intensities after 10 years is non-cutting> low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y > medium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y > high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y > extra-high intensity > clear cutting.The stability of communities at different cutting intensities after 10 years shows that the greater cutting intensities,the worse the stability is.
WU Zhi-long ZHOU Xin-nian ZHENG Li-feng HU Xi-sheng ZHOU Cheng-jun
关键词:刈割强度天然次生林择伐强度丰富度指数
森林采运作业过程碳排放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合理的森林采伐能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木生长,但盲目采伐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以生命周期评价法的B2B(business-to-business)模式为基础,采用过程分析法,核算森林采运过程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采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约为7.530 6~11.659 8 kg/m3,约占其固碳能力的2.2%~5.7%;燃油消耗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CO2是其排放的最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量与集运材距离呈正相关;采伐段碳排放最少,仅0.573 6 kg/m3,索道集材、拖拉机集材排放分别是采伐段的1.04、1.72倍,运材段产生的排放量最多,当运材距离为40 km时,汽车运材和农用车运材排放量分别是采伐段的11.1和17.6倍;油锯采伐+索道集材+汽车运材为最优作业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森工作业的减排提供理论参考。
周媛李丹巫志龙周成军郑丽凤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法森林采运碳排放减排
基于采伐剩余物的生物质固体燃料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以采伐剩余物为原料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能有效缓解我国林木质资源浪费和能源匮乏现象。采用简化LCA法和IPCC法,对以采伐剩余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应用,从收集直至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的全过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伐剩余物在生物质发电过程产生的总碳排放为0.82 t/hm2,碳汇为17.55 t/hm2,净碳为16.73 t/hm2,净固定CO2为61.38 t/hm2,表现出"碳汇功能";产生碳排放最多的是加工成型阶段,占总碳排放的68.97%;其次是燃料使用阶段,占14.94%;运输阶段受运距影响,在原材料运距20 km产生的碳排放占5.57%;成品运距30 km,产生的碳排放占7.21%;人工收集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最少,占3.31%。能量效率为0.032,转化效率较高。从生态效益角度来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
周媛郑丽凤周新年巫志龙周成军罗伟林玥霏
关键词:环境学采伐剩余物生态效益
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全球变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城市热岛效应.概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缓解策略,从植物个体微观尺度、植物群落小尺度以及绿地景观大尺度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化与热岛效应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胡喜生洪伟吴承祯周沿海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化植物群落
基于行业标准的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碳排放被引量:12
2014年
以现行林业行业标准为基础,核算标准工序下木材生产的综合能耗量,并以此计算木材生产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在基本条件下机械化木材生产的碳排放在9.4050~12.3488 kg/m3,其中木材运材碳排放最大,约占65.3%~74.7%;其次为集材段(拖拉机占12.2%~15.7%,索道占11.0%~14.3%);碳排放作业过程还受气温、海拔及林型、蓄积量等的影响,尤其是采伐工序,平均条件下的油锯采伐碳排放是基本条件下的2.22倍.虽然木材运输在平均条件下的碳排放是基本条件的1.5倍,但由于木材运输阶段所占的排放比例最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与尾气排放技术对降低木材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大意义;从碳排放角度看,油锯采伐—索道集材—绞盘机装车—柴油车运材—水运到材为最优作业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森工作业过程中合理选择木材生产作业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周媛郑丽凤周新年巫志龙周成军李丹
关键词:碳排放木材生产机械化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被引量:8
2020年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林玥霏巫志龙周成军郑丽凤周新年胡宝森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采伐干扰灌木层生态位
福州市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效应评价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并为城镇绿化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州市公园绿地、居住绿地、工业绿地和公共设施绿地(包括大学校园绿地和商业绿地)5种类型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气负离子效应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居住绿地>商业绿地>工业绿地,单极系数依次逐渐增大,空气离子评价系数却逐渐减小;不同绿化配置模式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浓度大小、空气质量优劣的排序均为复层林>乔草型>灌草型>草地>裸地;公园绿地、校园绿地和居住绿地日变化较为平缓,空气负离子浓度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商业绿地则为单谷形式,而工业绿地为双谷形式;不同绿化配置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调递减的趋势。
胡喜生柳冬香洪伟吴承祯李林
关键词: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转移机会成本核算——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运用3S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地转移机会成本核算的一个新视角,为土地转移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1986-2006年期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面积为46578.45 hm2,占福州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4%;1986-2006年福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机会成本分别为耕地>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林地>水体,单位面积机会成本从大到小依次为:8.02×104元.hm-2、7.85×104元.hm-2、7.25×104元.hm-2、-6.37×104元.hm-2、-16.83×104元.hm-2。
胡喜生洪伟吴承祯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矩阵生态补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