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A002Z)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罗利丽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人口
  • 2篇农村
  • 2篇农村贫困
  • 2篇农村贫困人口
  • 2篇贫困
  • 2篇贫困人口
  • 2篇返贫
  • 1篇区域经济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开发

机构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罗利丽

传媒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在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的同时,却出现了贫困人口不减反增,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不断提升等一系列新问题,直接延缓了减贫的历史进程。本文拟就农村返贫人口形成的内在机制予以分析,提出弥补反贫困中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
罗利丽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返贫
咸阳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模式的选择
2007年
市场机制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依据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探索咸阳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推进模式,指出咸阳应选择"点线面"相结合模式,在"点—轴"开发的基础上实行网络开发,以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均衡发展。
罗利丽
关键词:区域经济网络开发
农村贫困人口反弹与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的缺失被引量:13
2008年
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率不断提升,减贫速率递减,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呈现出区域性、边缘化的特征,直接延缓了减贫的历史进程。究其原因,可持续发展机制缺失是返贫凸现的关键,因此,要转变扶贫观念,以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具有自动调适功能的扶贫制度体系,建立政府、社会、贫困人口全程参与的联动机制,选准经济增长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发展社会事业,加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建设,以解决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
罗利丽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返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