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622060)

作品数:11 被引量:238H指数:8
相关作者:宋晓玲王秀华黄倢周进陈国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对虾
  • 5篇免疫
  • 4篇牙鲆
  • 3篇酸酶
  • 3篇肽聚糖
  • 3篇磷酸酶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水产
  • 2篇酸性磷酸酶
  • 2篇歧化酶
  • 2篇免疫增强
  • 2篇免疫增强剂
  • 2篇凡纳滨对虾
  • 2篇酚氧化酶
  • 2篇A3Α肽聚糖
  • 1篇亚硝酸
  • 1篇亚硝酸盐
  • 1篇养殖
  • 1篇日本对虾
  • 1篇生态制剂

机构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8篇宋晓玲
  • 6篇王秀华
  • 6篇周进
  • 6篇黄倢
  • 5篇陈国福
  • 1篇杨冰
  • 1篇潘庆军
  • 1篇朱学芝
  • 1篇杨绪彤
  • 1篇谭北平
  • 1篇郑石轩

传媒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3α-肽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磷酸酶及细胞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7年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陈国福宋晓玲黄倢周进王秀华
关键词:肽聚糖凡纳滨对虾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
肽聚糖对水产动物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细菌胞壁A3α肽聚糖(A3α-PG)对水产动物(牙鲆)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总Ig)、免疫球蛋白M(IgM)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率的影响。在牙鲆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的A3α-PG:0(对照组)、0.5、1.0、2.0、4.0、8.0和16.0 g/kg,连续投喂40 d,每10 d检测一次上述指标。结果表明:添加A3α-PG后,IgM、总Ig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率在40 d时,4.0 g/kg组与对照相组比提高显著(P<0.05);而其它时间段的各项指标受A3α-PG影响的幅度较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周进宋晓玲陈国福黄倢
关键词:A3Α肽聚糖牙鲆IGM
牙鲆口服A3α-肽聚糖最佳投喂方案的选择被引量:7
2005年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实验在普通海水鱼饲料中添加了3.84g/kg(m/m)的A3α肽聚糖(A3αPG),采用不同的投喂方案作用于牙鲆。以生长、溶菌酶、补体旁路激活活力(ACH50)、吞噬为评价指标,在实验期间的第14、28和42天分别取样进行测定,以评价不同投喂方案下肽聚糖制剂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4d内未见生长的明显差异,而在28d和42d后,4d投喂肽聚糖饲料+3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4+3”组)和7d投喂肽聚糖饲料+7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7+7”组)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P<0.05)。溶菌酶活力在前14d内以“4+3”组活力最强,至28d后各实验组活力基本一致,42d时,除“7+7”组外,各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ACH50活力以1d肽聚糖饲料+1d空白饲料(简称“1+1”组)活力最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比对照组表现出大幅提高(P<0.05)。吞噬活力在不同时间不同投喂方式下所表现出的水平有一定的波动,但从整体来看,以“4+3”组对其诱导能力最强,前14天内,“4+3”组与对照组及其他组相比未见明显提高,但在28d后其活力值上升较快,且维持到42d仍有较高水平。综上所述,从不同投喂方案对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能力,并结合经济性与实用性来考虑,建议采用“4+3”的间隔投喂方案给予牙鲆A3α肽聚糖,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周进宋晓玲黄倢陈国福王秀华
关键词: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被引量:9
2006年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淋巴凝结功能下降,感染部位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WSSV可感染对虾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其中小颗粒细胞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感染后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可增加到50%;血淋巴中的总糖、总碳水化合物、总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自然状态下广泛存在WSSV潜伏感染,潜伏感染的存在会导致存在免疫反应情况下的感染复发,并且有助于病毒的传播;不同WSSV感染状态下过氧化物(POD)差异显著,其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潜伏感染虾样、中度感染虾样、严重感染虾样。而其抗菌活性(UA)、溶菌活性(UL)、酶氧化酶活性(PO)、碱性磷酸酶(ALP)和凝集效价(HAT)差异不显著;潜伏感染个体对再次接种WSSV有“类免疫应答”的抗性,这种抗性不是来源于发病期对虾的天然抗性,而是WSSV感染后的一种免疫系统增强。宿主细胞凋亡可能是感染对虾在高温时反而维持较高成活率的主要机制。免疫增强剂可对对虾防御WSSV感染产生影响,脂多糖、葡聚糖、肽聚糖、岩藻依聚糖和双链核糖核酸都已被证实可提高对虾抗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WSSV主要囊膜蛋白VP28可诱导对虾对WSSV感染产生抗性降低累积死亡率,高效价的病毒抗血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虾抗菌肽也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而起保护作用。
宋晓玲黄倢王秀华杨冰
关键词:白斑综合征病毒对虾免疫防御
对虾和贝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谭北平
关键词:免疫增强剂贝类对虾类固醇激素促长素驱虫剂
A Successful Microbound Diet for the Larval Culture of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被引量:1
2005年
A 13-day feeding trial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icrobound diet for rearing the larvae of Chines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ive foods that consist of Isochrysis galbana, Chlorella vulgaris, Tetraselrnis chuii, rotifer (Brachionus plicatilis) and Arternia sp. Larvae of 0 to 13d post-hatch (dph) were reared in a temperature-controlled semi-open culture system and stocked at a density of 100 larvae L^-1 in tanks, each containing 50 L sterilized seawater with salinity 30-32. Larvae were manually fed either the live foods or the microbound diet 6 times per day. At 13 dph, the growth of the larvae fed on the microbound diet was approximately 84% of that fed on the live foods.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arvae fed on the microbound diet was 44.29% at 13dph,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rvae fed on live foods (63.55%). The body length and development index (DI) of the larvae fed on the microbound diet were always lower than those of larvae fed on live food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s only at 11 and 13 dph (P〈 0.05). The mean dry weight loss of the microbound diet was 9.2% after 90 min immersion in seawater, indicating that this diet has a good water stability. The microbound diet contains 52.23% crude protein and 10.27% lipid and is easy to prepare.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t suggest good potentials for its successful use in the larviculture of other penaeid and fish species.
WANG Xinxia MAI Kangsen
关键词:LARVICULTURE
双歧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分离及其对二种海产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05年
采用三氯乙酸裂解法分离双歧杆菌细胞壁肽聚糖,得到的肽聚糖约占双歧杆菌细胞干重的8.4%,其中总糖含量约为24.2%,脂肪酸含量约为3.2%,蛋白质含量约为2.4%;氨基酸含量及组分分析结果显示:与N乙酰胞壁酸羧基连接的肽链上的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间的摩尔比为1∶0.7∶1.1∶6.7。将所得肽聚糖经超声波破碎后,制成0.1%和1%两种浓度的悬液,并将相应的缓冲液设置为对照组,分别注射给日本对虾和牙鲆,测定其对日本对虾和牙鲆血清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5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肽聚糖可显著提高日本对虾血清内的PO活性和LSZ活性,并在96h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肽聚糖可适当提高日本对虾血清SOD活性,但到72h又降回原来的水平;肽聚糖可影响日本对虾血清的ALP活性和ACP活性,且两种作用趋势相近,96h内呈逐渐平缓上升的趋势。肽聚糖可显著提高牙鲆血清的LSZ活性,但这种升高具有明显的时效性,72h后降至原来的水平,且不同浓度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由此可见,肽聚糖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提高养殖日本对虾和牙鲆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宋晓玲杨绪彤偲瀚文王秀华周进陈国福
关键词:日本对虾牙鲆双歧杆菌肽聚糖免疫酶活性
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03年
免疫增强剂作为一种有效控制鱼类疾病的物质,在水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较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主要有合成化学剂类、微生物类衍生物、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以及激素和乳铁蛋白等。国内外对多糖、几丁质、乳铁蛋白等在鱼虾中的抗病作用做了大量报道,对促生长作用的免疫增强剂(VB、VC、生长激素、促乳素等)也有过不少研究。在虾贝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免疫增强剂主要是通过激活吞噬细胞、激活酚氧化酶活力等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在鱼类免疫系统中则主要表现为激活抗菌溶菌活力、提高抗体免疫效应以及激活补体等。机体内的免疫活性与机体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免疫增强剂能有效增强免疫因子的活性,对控制细菌性病原(鳗弧菌、分支杆菌等)和病毒性病原(对虾白斑病毒、鲤痘疮病毒等)有重要意义。在给予免疫增强剂的途径中,注射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口服法和浸泡法因其使用便捷也有过不少报道,但这两种方法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使药效受到影响。过多、过量的服用免疫增强剂会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免疫增强剂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总体上来说,免疫增强剂能有效降低水产动物的患病几率,促进机体生长。但我们必须看到它不是对所有疾病都能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因而在?
周进黄倢宋晓玲
关键词:免疫增强剂水产养殖
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1
2008年
以初始体质量4.5±0.1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几种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和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体中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乳酸芽孢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和复合菌虾乐333,添加饲料的剂量均为1‰,添加水体的量0.5 g/200 L。实验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5尾对虾,实验周期是4周,温度为(28±5)℃,盐度5‰。试验开始后,每隔3 d测定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或直接添加到水中都能促进对虾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P<0.05),而添加到水中的实验组比添加到饲料中的实验组生长效果更显著。实验组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比对照组都有降低的趋势,其中pH和亚硝酸盐在试验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朱学芝郑石轩潘庆军陆秉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微生态制剂氨氮亚硝酸盐
A3α肽聚糖对牙鲆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7
2004年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的A3α肽聚糖 (A3α -PG)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体表粘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 (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饲料中A3α -PG添加量分别为 0 (对照 ) ,0 .0 5 % ,0 .10 % ,0 .2 0 % ,0 .4 0 % ,0 .80 %和 1.6 0 % (质量比 ) ,饲喂天数为 4 0d。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A3α -PG时 ,牙鲆体表粘液、肾脏、肝脏和肌肉中SOD、ACP及AKP活性各异 ,其中SOD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粘液、肝脏、肌肉、肾脏 ;ACP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肌肉、粘液 ;AKP活性大小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 ,粘液中则检测不到AKP。饲料中添加A3α -PG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 ,未见显著性差异 (P>0 .0 5 )。ACP活性 ,肌肉与粘液中未见显著提高 ;而在肝脏中 0 .0 5 %和 0 .4 0 % (质量比 )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其ACP活性 ,与对照差异显著 (P <0 .0 5 ) ;在肾脏中 ,0 .2 0 % (质量比 )剂量组使其AC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 (P <0 .0 5 )。AKP活性呈现不同组织变化趋势各异 ,肌肉中没有明显提高 ,而在肾脏与肝脏中 ,除两个低剂量组 (0 .0 5 %和 0 .10 % ) (质量比 )未能使AK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外 ,其他剂量组?
周进宋晓玲黄倢王秀华陈国福
关键词:A3Α肽聚糖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牙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