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84)

作品数:42 被引量:376H指数:11
相关作者:董晓峰刘春雨王珞珈刘理臣刘英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1篇建筑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城市
  • 8篇生态
  • 8篇生态城
  • 6篇生态城市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气候
  • 3篇文化
  • 3篇空间结构
  • 2篇遗址
  • 2篇宜居
  • 2篇生态文明
  • 2篇文化生态
  • 2篇旅游
  • 2篇经济发展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化生
  • 2篇干旱
  • 2篇NPP
  • 2篇城市生态
  • 2篇城市特色

机构

  • 31篇北京交通大学
  • 30篇兰州大学
  • 4篇华蓝设计(集...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1篇董晓峰
  • 7篇刘春雨
  • 7篇王珞珈
  • 6篇刘理臣
  • 5篇刘英英
  • 4篇陈春宇
  • 4篇尹辉
  • 3篇潘竟虎
  • 3篇刘星光
  • 3篇陈明星
  • 3篇于秋莉
  • 2篇刘春腊
  • 2篇朱宽樊
  • 2篇刘永畅
  • 2篇靳素芳
  • 2篇程艳芳
  • 2篇付春燕
  • 1篇强海洋
  • 1篇石培基
  • 1篇赵鹏军

传媒

  • 5篇甘肃科技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城市观察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城市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综合运输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区发展研究
2014年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单元。2009年,关天经济区被设立为国家级经济区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组织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章采用2000、2011年两个时段的数据,以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动态度、人均指标、首位度、产业结构相似度为依据,对各经济区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经济区在西北整体发展中占主体地位,经济发展整体速度较快,但人口变动不大,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经济首位度高,各经济区经济指标值和其对应人均值呈不同特征;最后,从西北经济区形成机理、发展速度、空间特征、战略规划、管理五个方面对其整体特征进行总结,并提出西北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方向。
刘星光董晓峰
关键词:动态度经济区划西北经济区
英国伦敦新型经济发展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分析
2016年
探索英国伦敦新型经济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全文共分为3部分,分别分析了伦敦工业城市发展与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伦敦新型经济发展经验、严格治理环境污染与宜居绿色城市建设途径,对我国新型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董妮董晓峰
关键词:新型经济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城市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运行效率,探究这一空间秩序以及如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宜人生态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对国内外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王珞珈董晓峰刘星光尹辉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基于AHP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我国生态城规划建设开启的标志。自2007年完成规划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以低碳生态化职住综合功能区为核心的生态城基本建成,对其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对于后续建设及生态城发展模式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交通作为生态城市重要方面,是生态城市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进行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建设评价研究。从生态交通的内涵出发,应用AHP与Delphi方法,构建了包括出行方式、出行便捷、出行环境、社会环境与空间布局五个方面的城市生态交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2017年和2020年,收集了典型研究对象的客观建设进程统计数据,同时对相应指标的居民主观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期数据的评价结果相近,总得分分别为6.74和6.81,说明生态城建成后生态交通系统品质相对稳定;分项中,出行便捷、出行环境得分较高,是因为其建设进程与居民使用感受均良好;出行方式、空间布局建设两方面得分较低,原因在于生态城内部开发建设进程差异较大,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文章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期望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后续建设与其他城市生态交通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董晓峰张亚娟张启史培艺
关键词:生态交通AHP满意度调查中新天津生态城
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夏季地表城市热岛特征与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MODIS土地利用产品提取城市建成区和郊区,以2013年6、7、8三个月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以及植被覆盖产品分析夏季甘肃省内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特征,讨论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显著的昼夜差距与区域特点,表现为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强度大于白天;城市周围的农田、草地等生态屏障可以避免建成区地表被荒漠裸地直接包围,对于控制地表城市热岛具有重要作用。传统计算城郊温度差的方法对于衡量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表城市热岛具有明显局限性;影响地表城市热岛的主要因素在一天中会产生变化,城郊植被覆盖度差异与夏季白天的地表城市热岛有显著相关性,夜晚地表城市热岛则可能与人类活动强度和人为热源排放有关。
刘永畅刘理臣刘静妮李卓然
关键词:MODIS
2001-2010年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研究及对策措施被引量:3
2015年
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研究现今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探讨了我国这十年来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具体分析了环境法制、环境信访、机构建设、环境科技、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六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较好,但仍存在环境犯罪处罚概率低、环保执法力度偏软、环境信访各污染类型不平衡、环境科研投入产出失衡等突出问题.期望通过解决环境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能,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刘理臣程艳芳刘永畅
关键词:环境管理制度生态文明
空间视角下人类活动强度对甘肃省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交通要素、居民点要素和数字高程模型计算人类活动强度,并利用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概念模型估算了甘肃省净初级生产力.研究了人类活动强度和净初级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内在原因,探讨了人类活动强度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的人类活动强度平均值为0.31,整体表现不强,但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中间强外围弱,东南强西北弱;对于不同生态区,人类活动强度在农业生态区中最大,而在荒漠生态区中最小;以县级行政中心为视角,人类活动强度在瓜州县、金塔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周围对净初级生产力起正作用,但在永昌县、靖远县、通渭县和文县对净初级生产力起负作用;以不同生态区为视角,人类活动强度和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森林生态区最显著,在草原生态区比较稳定,在农业生态区增加和减少交错分布,在荒漠生态区变化的区域极不均匀.本研究从不同视角解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作用,为更好地改善不同生态区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刘春雨董晓峰刘英英邹利林
关键词:人类活动强度净初级生产力
斯德哥尔摩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的路径、特征与启示被引量:2
2017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加快。空间规划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斯德哥尔摩在2010年荣膺首个"欧洲绿色之都"称号,其城市空间结构和规划策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斯德哥尔摩的生态城市建设经历了城市人口增长、居民环境意识觉醒、树立更新式发展理念和当选生态城市典范四个阶段。本文从分析斯德哥尔摩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出发,将其空间规划特征主要归纳为三点:首先,在保护自然地形格局的基础上,将城市绿地系统纳入规划,形成了星形绿楔引导的自然开放空间结构,并建立了层次丰富的公园体系,将自然空间渗透至市区,遏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居民休闲空间;其次,有预见性地规划了放射状的交通廊道,城市建成区沿轨道线路有序扩张,促使城郊形成了星座状的新城组团布局,便利的公交使城市更加适宜步行交通;最后,发展紧凑的更新式生态社区,注重环保技术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完成了包括世界生态社区典范"哈马碧生态城"在内的一系列工业棕地改造,保证了城市在有限存量空间内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为保证空间规划符合民意及各项举措顺利实施,规划部门采取了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政策支持:私人组织、公共机构和公民广泛参与到城市综合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简化行政和规划程序,将规划与城市的动态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的结合,实现了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把控。斯德哥尔摩将良好的环境、优质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经验和启示,可以作为我国生态城市空间建设的他山之石,持续推进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荆晓梦董晓峰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文化生态理论对研究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不仅可行,且具有很大优势,名人故居作为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特色塑造中具有重要地位。认为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特别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结合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设计出"普查—评价—梳理—保护—利用"的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利用路径,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分析了名人故居的资源特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途径,旨在为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中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董晓峰陈春宇朱宽樊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生态系统名人故居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古往今来,探索合理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21世纪以来,生态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在生态城市逐渐被人们认知,并公认为城市理想发展模式的今天,强调与自然融合的城市空间模式,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城市学者和建设者研究的热点。从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学术思想渊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却缺乏系统性的既定模式,所以对其进行总结十分必要。
王珞珈董晓峰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城市空间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